邢臺市信都區漿水鎮賈莊村的天門山東西兩座山上的半山腰,相對有兩個小山洞,形同擔子眼,傳說是二郎神擔山攆太陽時留下的兩座山。
在盤古時代,天上出現了12個太陽,總在天上追逐嬉戲。熾熱的陽光把大地烤得山石裂縫,大地冒煙,禾苗乾枯。
人們怨聲載道、怒氣沖天,驚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千里眼和順風耳檢視情況後,命二郎神擔山,到人間驅趕太陽。
二郎神不敢怠慢,從神山上砍下一棵千年古樹作扁擔,用法力將山峰縮小,挑起扁擔去追趕太陽。
太陽有呼風喚雨的本領,它躍出地面,行走如飛。二郎神擔著兩座山,步若流星。眼看快追上了,就在此時太陽撥出一陣狂風,掀起飛沙走石,二郎神被嗆得口難張、眼難睜。二郎神擦了擦眼,吐了吐口中的沙土,還是緊追不放。
追呀,追呀,眼看著要追上了,太陽又使出了法術,猛雨冰雹陣陣襲來,但二郎神瞅準太陽的影兒,仍是緊追不放。
太陽火冒三丈,又猛噴烈焰。二郎神頓覺頭暈目眩,兩腿發麻,面板也曬脫了一層。他咬緊牙關,追上一個就用山鎮壓一個。等他壓住第十個太陽時,另兩個嚇得掉頭向西方地下跑去。二郎神追到賈莊北邊天門山,見時機已到,向兩座山壓過去。這時,有兩個拾柴的百姓看到此情景,其中一個指著二郎神驚訝道:“你看那人擔著兩座山!”話落擔落,西邊就勢又壓住了一個太陽。現在所說的日落西山,就是指這座大山。另一個太陽嚇得鑽入地下不敢出來,大地上一片漆黑。
可過了一段時間,玉皇大帝又見一股怨氣沖天。千里眼和順風耳打探虛實回來彙報說:“百姓們都說十二個太陽太多,萬物受不了,可沒有太陽又太黑,找不到吃的怎麼活呀!”
玉皇大帝聽後,問二郎神是不是還有一個太陽沒被鎮壓,二郎神說是。
玉皇大帝想,天下黎民百姓、萬物生靈還要靠太陽才能生存,怎能一個不留?便命令二郎神:“你再下界一次,傳我的旨意,讓它出來。”
太陽不敢抗旨只好出來了。
可時間不長又有兩股怨氣衝上天宮,玉皇大帝皺起眉頭,又怎麼啦?
千里眼和順風耳回來稟報:“百姓們埋怨,太陽總照著,萬物休息不得,實在受不了。太陽也埋怨,原來十二個太陽時,天天照一會兒就可以總亮著,現在就剩它一個總照著太累了。”
玉皇大帝徵求眾神的意見。
這時有位神仙對玉皇大帝說:“不如這樣,讓太陽照一段時間休息一段時間,萬物們在太陽不照時也可以休息,豈不一舉兩得。”
此話有理!玉皇大帝便又派二郎神傳旨。
太陽偷懶,不好好照著,有時照一小會兒,就休息去了,很久不出來,人們還是不能幹活,萬物不能生長。人們又怨氣沖天。
玉皇大帝問:“群神有何妙法?”
群神議論了半天,最後有一位神仙說:“玉皇大帝您看這樣可否?讓太陽每天勞作,每次照六個時辰,這樣不會很累,但為了讓太陽老老實實地幹活兒,再派十二種動物神輪流看護,每個動物看一個時辰,定時換班,動物們也可以互相督促。讓太陽從東邊出來,西邊落下,這樣便於監督太陽,也好讓動物和人間掌握時間。動物每天彙報一次,發現太陽不聽話,馬上懲罰它,這樣就不會出現問題了。”
眾神仙都說這個辦法好。
玉皇大帝欽定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等十二種動物神,依次值班監督太陽,並讓太陽兔時出來,雞時沉下。玉皇大帝命二郎神向太陽傳了聖旨。太陽不敢違命,照著去做。於是出現了白天、黑夜和東邊日出、西邊落下的現象。
開始,太陽很認真,按聖旨一絲不苟,萬物也復甦了,百姓也有幹活和休息時間,大地出現了勃勃生機。人們根據經常看到的十二種動物神值班現象,分成十二個時辰。玉皇大帝一看百姓不再埋怨,太陽也按部就班,便讓動物們有事再報無事不報。慢慢地,動物們變懶,只顧自己生兒育女、繁衍生息。
太陽一看管理鬆懈,就慢慢不準時了,但為了不讓動物覺察到它偷懶,便慢慢縮短時間,光、熱越來越弱,天氣越來越涼,下霜、凍冰下雪,這時萬物都休養生息,最短時間變成四個時辰,人們把這一天叫作“冬至”。太陽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精力充沛,照得時間又漫長起來,天氣也慢慢變暖、變熱,萬物生長茂盛。最長時間八個時辰,這一天叫作“夏至”。人們把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的冬天叫“春分”,夏天叫“秋分”,春華秋實、夏熱冬寒,產生了四季。
天門山上留下了二郎神擔山攆太陽時的擔子眼。站在山頂,每天可觀旭日東昇,夕陽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