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嘴兒

[ 現代故事 ]

團風縣有個年青的糕點師傅,名叫魯衛國,拿手做月亮糕,在當地一家火爆的國營食品廠專伺糕點。

月亮糕,其實就是一種圓形的米糕,上面用食用色素繪製了精美的吉祥圖案,取“八月十五月亮圓”之意,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期間俏銷,是當地特產。魯師傅手藝來自祖傳,製作月亮糕很有一套,在他工作的那家國營食品廠裡,月亮糕是招牌商品之一。魯師傅在食品廠的地位可謂是穩如泰山。

跟做菜一樣,糕點也講究色香味俱全,看著魯師傅每天也就配配料、動動嘴,工資便輕鬆到手,難免招來紅眼病。於是,有人自己在家研究,想找出配方的秘密,取而代之。沒想到大米白糖用了一斤又一斤,蜂窩煤燒了一個又一個,弄得是滿屋甜香,但那味道就差遠了;還有人乾脆偷師,趁著進出生產庫房的機會,眼角往魯師傅這邊瞟。魯師傅渾然不覺,一邊鏟料過秤一邊唸叨:“大米糯米二比一磨粉、加黃豆粉一份、白糖一份、茴香粉一份……”豎起耳朵好不容易將配方到手,這人喜滋滋地回家牛刀小試,一嘗那成品,媽呀,一股怪味兒沒法下嚥,這才明白,自己著了魯師傅的道了。

就這樣悠哉的過了幾年,魯師傅有點招架不住了。為啥?市場慢慢搞活了,老百姓的口袋比以前鼓了,沒誰規定一定要在中秋節才能吃月亮糕啊。於是產量必須增加,食品廠裡隨處可見紅漆排筆宋體字寫的“廠興我榮、廠衰我恥”之類的奮鬥標語,含義一句話管總:給我狠狠地加班!於是,魯師傅就向廠領導打了報告,提出申請挑選一個助手,減輕工作量。

廠裡有廠裡的制度,魯師傅也有魯師傅的規矩,雙方心知肚明,申請很快獲批。助手由魯師傅在食品廠在編人員內挑選,畢竟這助手其實就是徒弟,人選還得魯師傅說了算。風聲很快便走漏,一時間廠裡的小夥子大姑娘使出渾身解數,給魯師傅獻殷勤。在眾人的期望之下,魯師傅統統不買賬,自己點兵點將,挑了一個默默無言的姑娘當助手。這姑娘姓李,模樣中等偏上,為人不撥弄是非,性格也算過得去,唯獨叫人看不慣的,是李姑娘留著一頭披肩發,這得多懶啊,連麻花辮都不扎!

李姑娘做事有點慢吞吞,但絕不偷懶。成為魯師傅的助手後,製作月亮糕的保密工作做得相當好,對外絕不透露一星半點,深得魯師傅器重。

師徒配合默契,有助手幫忙,魯師傅的擔子輕多了。哪想到好景不長,這天出的一檔子事,叫魯師傅顏面盡失,名聲掃地。

事情還要從頭兩天說起。當時食品廠接到一個製作任務,一天會期的全市財貿系統會議在本地召開,來參會的都是全市各地的財神爺,縣裡自然不敢怠慢。從迎來到送往,制定了周密詳盡的計劃,其中的一個細節,便是會場上茶水點心的擺設。當地知名的月亮糕首當其衝,上了頭版頭條。為此,相關領導千叮萬囑,這批糕點既要乾淨衛生,又要美味可口,不幹不燥、入口即化、老少咸宜……還有,不能吃出砂子來磕了領導們的牙!

接到工作任務後,魯師傅擼起袖子表了態:“一定讓領導們吃得念念不忘,嘴角一天有餘香。”說得好!領導們忍不住鼓起了掌。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我不做魚
下一篇: 再回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