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高考失利,以三本的分數讀了一個本科院校的大專。
我是在新生歡迎會上認識的他。
那是針對所有新生的開學典禮,各個專業的新生齊聚在禮堂,他從我的前面經過,手裡拄著木頭柺杖,右腿有些不利索。他在我旁邊的位子坐下,我以為他是腿傷了,和他開玩笑說:“同學,你的柺杖好霸氣!”
他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新生歡迎會後,在當天的班會上,我才知道他是我的同班同學,也才知道他是右腿高位截肢,依靠假肢行走。因為他的特殊情況,學校給他安排了另一個宿舍樓的愛心宿舍,所以我在我們專業的宿舍樓沒有見過他。考慮到他的情況,到食堂吃飯和上課會不太方便,因此輔導員希望能有同學在上課、吃飯的時候陪著他,以便能夠及時提供幫助。我果斷地舉手,因為我覺得和他有一種說不出的緣分。
從那天開始,我們慢慢地熟悉了,對他有了更多的瞭解,也逐漸感覺這位同學有一點兒“倔”。
在我的印象中,殘疾人都是比較弱勢的,因此健全人應該給殘疾人更多力所能及的幫助,這也是我主動請纓,幫助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相處的時間長了,我發現他似乎並不需要我們的幫助。吃飯的時候我要幫他端盤子,他揮揮手說不用;人多的時候我想要扶著他,他笑著說不用;一些教室電梯無法直達,他就扶著扶手,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向上挪,同時謝絕了我們提供的幫助。我曾經和他聊過這個話題,並且告訴他,我們大家提供的幫助是真心實意的,讓他不要有心理變得非常的迷茫,整個人自卑到了極點,甚至非常牴觸與這個社會接觸。後來,他覺得人生不應該這麼渾渾噩噩,於是嘗試著重新融入這個社會。在融入的過程中發現困難重重,比如很多建築沒有電梯,上廁所不方便,等等,有時候別人善意的幫助也會加深他內心的自卑感。
他笑了笑:“現在,雖然我對人生還是很迷茫,但是我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進這個社會了。路還是要自己走的,不是嗎?”
他的話讓我沉默了,因為我發現找不出合適的話來回答他。從那以後,我們還是一起上課,一起吃飯。如果不是必要,我也沒有主動地幫助過他,因為我覺得他說得非常有道理。
他對於學習特別地上心,每次期末考試,他的平均績點都是專業前三,這讓他成了同學眼中的學霸。每次考試前,他的筆記總會被同學拿去影印。遇到有不會的題目,同學也喜歡讓他指導,他也樂呵呵地給以解答,彷彿成了我們的小老師。
轉眼間春去秋來,校園的櫻花開了又落,我們也迎來了自己的畢業季。
我因為高考的失利,心裡一直耿耿於懷,所以一直拼命地在備考專升本考試。因為專業的限制,我報考了機械的本科。在備考的日子裡,他幾乎每天都和我一起待在圖書館,並且和我一樣報考機械的本科。他和我說過,機械這個專業是“萬金油”專業,未來從事的崗位很寬泛,不用害怕沒有工作。不過我瞭解他,他還是無法擺脫殘疾人的那種自卑感,即使在我們看來,他已經很努力,很優秀了。我陪著他參加了秋季校園招聘會,他那天租了一套西裝,列印了幾十份簡歷,在招聘的攤位前走來走去。大約半個小時過去了,他還是一份簡歷也沒有投遞出去。有同學領著他去了一家公司攤位前面試,一會兒工夫他紅著臉來找我,和我說:“走吧,我們準備考試去吧。”
非常幸運,我們都透過了專升本的考試,更幸運的是,我們作為插班生,竟然分配在了同一個班級。我依然記得,開學第一天的晚上,我們在學校操場的臺階上坐下,看著繁星滿天,一起聊起了未來的安排。我告訴他我會考研,想要趁著年輕,在學歷以及知識,不負韶華。我問了他的打算,他笑著說畢業後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也不錯。那天晚上,風吹過操場,輕撫臉龐,竟然有一絲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