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山的老爹王老爺子死了,王寶山打算用“十二道槓”,送老爹最後一程。當地傳送老人的說道多,光抬棺就分“四道槓”“六道槓”“八道槓”……“十二道槓”是最高階別,需要二十四個精壯漢子把棺材抬到墳塋地,不論遠近,要一氣抬到,半路不能停下,在哪裡停,就得在哪裡埋。
村裡的田老根抬了四十多年棺材,是抬頭槓的。抬棺不同於抬木頭,抬木頭可以喊著號子,邁著整齊的步子朝前走。抬棺不能喊號子,說是聲音會驚擾棺材裡的人,只能用眼睛瞟著抬頭槓的,他邁哪隻腳,就都邁哪隻腳;他邁多大步,就都邁多大步。步伐如果不一致,槓子在肩上分量格外重,棺材還會不停地顛簸,前進的速度也慢。稱職的“頭槓”會帶著槓友們又快又穩地把棺材送到墳塋地。
王寶山懇求村主任管大叔給田老根傳個話。十二道槓是大活兒,墳塋地離家又太遠,別人抬頭槓他不放心,希望田老根能不計前嫌,幫王家辦好這樁喪事。
一個村住著,王、田兩家的恩怨,管大叔當然知道,他也看得出來,儘管過去二十多年了,可田老根仍然耿耿於懷。
二十多年前,王寶山趕著馬車往鎮上的糧庫送糧食。走到村頭,採石場放炮,馬驚了,拉著一車糧食狂奔起來。王寶山一隻手拉住車閘,另一隻手死死地抓住兒子王小強,兒子才沒有被甩下去。田老根的兒子田浩浩也在車上,卻被甩下車,腦袋正巧磕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受了重傷。傷在腦袋,田浩浩從此就站不起來了,兩條腿軟軟的。田老根跑遍各大城市的大醫院,得到的答覆都一樣:這是從來沒見過的怪病,國內沒有哪家醫院能治這種病。
活蹦亂跳的兒子變成了坐輪椅的殘疾人,田老根咋也咽不下這口氣,他認定王寶山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車上明明坐了兩個孩子,田浩浩傷得那麼重,王小強卻毫髮未損,一定是王寶山在生死關頭只顧救自己的兒子。如果他能拉浩浩一把,浩浩也不至於被顛落車下,受了重傷。特別是,看著王寶山的兒子越來越有出息,先是考上國內的名牌大學,學的是熱門的醫學專業,畢業後又考上了美國知名醫學院的研究生。兩個光屁股一起長大的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醫學界的拔尖人才;一個卻成了啥也幹不了的病秧子。田老根心裡越來越不平衡,他發誓一定要為兒子討回公道,讓王家也嚐嚐走黴運的滋味。
從王老爺子臥床那天起,田老根就想好了,等王老爺子駕鶴西去,王寶山一定會請自己去抬棺,到時自己就實施復仇計劃。
田老根的計劃就是在綁棺材的繩子上做文章:棺材在王家門口一起步,繩子就斷開,繩子斷了,棺材勢必落地。按照當地的習俗,出殯的時候棺材只要抬起來了,在哪裡落地,棺材就得埋在哪裡。大門口埋棺材,王寶山還不得窩囊死啊!再說了,棺材還沒挪窩就落地,這得倒多大的黴運呀!他王寶山就是不懊惱死,也得折騰出個好歹來。
田老根在縣裡的化工商店買了一瓶鹽酸。把鹽酸倒到繩子上,繩子就會被腐蝕,稍稍一用力就會斷,不留心根本看不出來。抬棺的繩子長時間不用,放置不好也會朽爛,王寶山猜不到是他田老根做的手腳,還不是幹吃啞巴虧?
果然,王寶山託管大叔來遞話,田老根很痛快地應承了,說鄉里鄉親的,誰還用不著誰呀!他讓王家把心放肚子裡,等出殯那天一大早他就去。
管大叔把田老根這些話一字不漏地說給王家人聽,說田老根心裡的疙瘩解開了。他還叮囑王寶山,那天一定要陪田老根多喝幾杯酒,謝謝人家寬宏大量、不計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