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霞調任穿城鎮黨委書記的訊息,一下傳遍了整個穿城鎮。
老百姓聽說來了個女書記,就像看西洋景,都想瞧瞧她到底長的什麼模樣。
其實,倪海霞並無三頭六臂,她和普通人一樣,工作一直在鄉鎮,一干就是25年。
老百姓認為,基層的黨委書記男同志居多,女性還真是少之又少。
在鄉鎮工作的幹部,大多數要住村,倪海霞也不例外。
因為住村,還有不少趣事呢。
她剛上班不久,就聯絡一個村的工作,在鄉里開完早班會,大家分頭往自己聯絡的村裡跑。下村騎腳踏車,遇上陰雨天,得步行。因此,倪海霞買了雙雨靴放在村頭的某位老鄉家,待雨天換穿。
一天,下雨了,倪海霞撐著雨傘,換上自己的雨靴,走在泥濘的土路上,
走著走著,感覺腳趾頭像被草刺紮了一下,因急著去看一農戶,就沒停下來檢視,待到農戶家,她脫下靴子,一摸,這一摸,讓她不禁受到了驚嚇,竟有一隻小老鼠在靴子裡,再看自己的腳趾頭已被咬出血,襪子也壞了一個洞。
就這樣,倪海霞走村串戶已成了習慣。
穿城鎮屬三縣交界,地形比較複雜。她剛調來穿城不久,正是“十三五”脫貧攻堅階段,她每天堅持走訪貧困戶,有兩個星期沒有回家了。
又是一個星期天,清晨,她剛洗漱完畢就接到妹妹的電話,說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晚上生日宴定在桃園春,妹妹一再叮囑,要早點回來。掛了電話,倪海霞想,好長時間沒有看見媽媽了,期間,媽媽打了多次電話,買了好多自己喜歡吃的,然而,每次飯菜做好了,等啊等,等到最後還是讓媽媽失望了。聽說,媽媽看著一桌豐盛的菜餚直嘆息。倪海霞感覺虧欠了母親,然而,鎮裡的工作確實離不開她呀,平時就很少回孃家,母親過生日也來不及為母親買什麼,倪海霞決定,給老人家點錢吧。
倪海霞推出腳踏車,出鎮政府大門右拐就是農商銀行,她取了幾千元錢,準備晚上給媽媽上壽用。
倪海霞騎著腳踏車,沿著砂礓河走。老百姓聽說女書記來他們村,個個從對岸跑過來看她。
這裡有幾戶是因病致貧的,特別是毛大海家,夫妻雙雙患病,靠土裡刨食,雖然有低保,仍入不敷出。毛大海早已迎在了門前,倪海霞握著毛大海的手問:“除了種幾畝地,還有其他收入嗎?”
毛大海嘆了口氣,說:“書記啊,醜不遮人,窮不瞞人。我們夫妻倆身體不好,也無法出去打工,更幹不了重活,真的沒什麼好辦法,不靠政府的低保,連藥都吃不起呢。”
倪海霞聽了毛大海的話,看了看毛大海家,除了低矮的房子,其他真的什麼也沒有。倪海霞突然看到了什麼,問:“你家依砂礓河住,在河裡養些鵝和鴨如何呢?”
“書記啊,這個我也想過,”毛大海說著,頭向下低垂,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只是沒有本錢。”
哦,倪海霞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她知道這是給媽媽上壽的錢,她還是決定資助毛大海。她掏出錢,數了數,從中抽出一沓遞給毛大海,說:“這是兩千元,你先拿去做本錢吧。”
毛大海怎麼也不肯接她的錢,說:“這怎麼可以呢,你的錢我們不能要。”
“你拿著,”倪海霞說,“就算我借給你的,賺了再還我行嗎?”
“女菩薩!”
“好人!”
……
圍觀的老百姓嘖嘖稱讚。
倪海霞在老百姓的一片讚揚聲中向下一家走去……
傍晚,西天爬滿了紅霞,倪海霞已走訪了好幾戶貧困戶。她口袋裡還剩1000元,又分別資助了兩家貧困戶。
天已擦黑。她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開啟一看,是妹妹打來的,不用說,該是催她回去的,還沒等妹妹開口,倪海霞說:“我正在往回趕呢。”
“我們都到了,就等你了。”妹妹有些不耐煩。
“你們先陪媽媽說說話,我半小時保證到。”倪海霞說完掛了電話就緊趕慢趕地往回走。
到了酒店,哥哥妹妹們坐滿了桌,只等她到就開始了,倪海霞說:“媽,對不起,我來晚了。”
“閨女,不晚,媽媽知道你工作忙,到半夜媽也等你。”
哥哥首先端起酒杯,說:“媽媽一輩子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兒子敬您一杯酒,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嫂子見縫插針,拿出一個紅包,雙手遞過去,說:“一點心意,請壽星媽媽笑納。”
妹妹見此,也不甘示弱,早有準備的她,也掏出紅包,說:“壽星媽媽鴻運當頭,永享盛世。”
見此,倪海霞悄悄地捏了捏口袋,口袋癟癟的。
倪海霞端起酒杯走到媽媽的身邊,摟著媽媽,臉貼著媽媽的臉,說:“媽,閨女今天什麼禮物也沒有給您準備,平時就很少孝敬您,閨女……對不起您。”
媽媽感覺有滾燙的液體爬上自己的臉,心疼地說:“好閨女,媽也不愁吃不愁穿的,媽就想天天看到你們啊!你看,今天都到齊了,大團圓呢,高興,媽高興,哪能流淚呢?”
“媽,閨女看到您健健康康的真高興呢!”
“高興,我們都高興!”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祝您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