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大鯢

[ 現代故事 ]

蘇航是一名攝影記者,為了給《哭泣的大鯢》圖書拍攝一組照片,輾轉來到了娃兒洞大鯢保護區。大鯢又叫娃娃魚,娃兒洞就是因此而得名。接待蘇航的是個叫程小雨的監護員,一見他就笑著說:“你來得正是時候,今天是出苗的最後一天了,我帶你過去看看!”蘇航有些好奇,出苗是怎麼回事?

程小雨說現在正是大鯢的繁育季節,剛孵出的小娃娃魚會順著水流游出溶洞。為了提高這一瀕危物種的生存率,這些幼苗就被打撈起來,放進仿生態的人工恆溫隧洞裡養殖。蘇航到了地方一看,果然人聲鼎沸,三三兩兩的小娃娃魚搖頭晃腦地游過來,被下游的紗網攔住,不住地轉圈,煞是可愛。

蘇航趕緊舉起相機抓拍,詢問怎麼沒有成年娃娃魚。“這娃兒洞年年出來小娃娃魚,可是從來沒人見過母魚長什麼樣。”這時忽然前面一陣騷動,程小雨的哥哥程大雷鬧了起來。程小雨連拉帶拽把他拖出來,程大雷氣憤地說:“我投資30多萬建的仿生態隧洞,一共就給我認養那麼幾隻娃娃魚,別說賺錢,我連成本都收不回啊!”蘇航這才知道娃娃魚幼苗是“租賃”給這些養殖戶的,國家允許人工養殖的大鯢子二代可以交易,這些人才這麼踴躍地出錢認養。程大雷投資大,認養到的魚苗少,心裡難免會生氣。

蘇航晚上住進了保護站的招待所,夜深後換上防水服,悄悄來到娃兒洞。大鯢一般是晚上活動,蘇航祈禱能在洞口附近拍到成年大鯢,這樣就不必冒險深入了。蘇航進入洞口沒多久,程大雷帶著兩個兄弟來了,其中一個小平頭面色冷峻。雙方都沒想到在這裡還能碰上熟人,程大雷先笑起來:“蘇記者,既然碰上了,咱們一起剛好也有個照應。你拍你的照片,我抓幾隻小的回去養,我不能血本無歸啊!”

蘇航表面上答應,卻發現他們3人裝備精良,不但GPS定位系統、防水服、探照燈等一應俱全,每人還有一把麻醉槍,背上背一隻便攜袋,肯定不是抓幾隻小的那麼簡單。蘇航無法脫身,只好磨蹭著走在最後面,悄悄編輯一條簡訊發給了程小雨,但願她還沒睡著才好。

溶洞深處錯綜複雜,潛過一段沒過頭頂的深水後,水位開始降低,慢慢只到腰部位置了。蘇航的相機是防水的,手機就不幸殉職了。這時前面水中嘩啦一聲響動,程大雷立刻做了個停止的手勢,4人同時站定。一個模糊的黑影在探照燈的照射下快速竄過去,是一隻足有20斤重的成年大鯢。

蘇航興奮地舉起相機,哪知程大雷那個小平頭的兄弟比他更快,那隻大鯢掙扎了兩下就浮在水面不動了。這一切幾乎是在一瞬間完成的,蘇航舉起的相機都沒來得及拍攝,吃驚地看著小平頭。程大雷拍拍小平頭的肩膀,讚許地說:“兄弟,不錯,不愧是幹過特種兵的!”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愛情只有懸念
下一篇: 一定要抓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