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連十幾天,王成新和馬峰都在北京潘家園文玩市場四處轉悠,可是,手上的兩件寶貝雙耳白瓷瓶和哥窯筆洗卻被店主和遊客當作了高仿品,很多人只想“撿漏”,出個千兒八百的。於是,他倆又轉到和平門外的琉璃廠碰碰運氣。
這天,兩人走進一家字號為“寶和齋”的老店鋪,一聽有寶貝出手,大堂經理便把他倆請到雅間。仔細端詳過兩件東西后,經理笑著說:“東西不錯,二位請跟我到樓上老闆辦公室,只有他掌眼後才能定價!”
三人一起走進一間古香古色的客廳,一個鬚髮半白的老頭從黃花梨太師椅上起身迎接。面色和善的他把二人讓到客座,犀利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幾眼,示意把東西擺在桌上。
老頭並不上手,展目觀瞧了幾眼,便說:“好物件,你們說說來歷吧!”問清賣品來路是這行的規矩,謂之“擺道”,來路不正貿然收購,賠錢是小事,銷贓同屬犯罪,長期開店的商家嚴把這一關。
“這兩件東西是我家祖上傳下來的,孩子結婚急等買房。這不,我就和親家公一起來北京尋找買家。”王成新面不改色心不跳,馬峰配合著連連點頭。老頭笑了笑,說:“來路正就好,出個價吧!”
王成新怕說少了吃虧,低眉順眼地說:“俺是小地方的人,哪裡懂行市啊!您老看著給,合適就成交!”老頭說:“雙耳白瓷瓶是宋代官窯出品,拍賣價值四五十萬元,我給您出30萬元;筆洗是好東西,‘縱有家財萬貫不如哥窯一片’,但你這個品相太差,我只能給到10萬元。不過,我納悶了,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怎會有損毀啊?”
王成新答道:“哎!不瞞您說,當年‘破四舊’時筆洗被工作隊收走,俺爹冒著風險又從文物堆裡偷偷撿了回來,這才弄得一身傷。白瓷瓶一直當鹽罐子作掩護才躲過一劫。”
老頭連說:“可惜,可惜啊!”
兩樣東西能賣40萬元,馬峰喜形於色,口無遮攔地說:“老先生,我們還有另外幾件,您老能否一併收了?”
話音剛落,王成新狠狠瞪了馬峰一眼,馬峰趕緊捂上了嘴巴。老頭一看,笑著說:“老鼠拉木鍁——大頭在後邊,你們有心計,把好東西藏起來不露面!這樣吧,我先給兩萬元定金,明天把其他東西帶來我瞧瞧,願意出手,我就‘一槍打’,這兩件東西你們今天先拿走!”
東西不留還預交定金,老頭的豪爽讓二人打心底願意把全部東西賣給他。
兩人起身而去,剛走到門口,老頭喊住他們,一臉嚴肅地說:“順便奉告二位,我已交給你們定金了,你們可不能再拿著東西到其他店招搖,尤其是對面‘瑞玉堂’更不能去,他家常常和我搶生意!同行是冤家啊!”
王成新滿口應承道:“您老放心,別人給再多的錢,我們絕不會出手!”
2、
回到賓館後,兩人興奮不已,準備下樓吃飯時,忽然聽到有人敲門,王成新從貓眼一看,門外站著一個斯斯文文的小夥子。開啟門後,對方自我介紹道:“我是‘瑞玉堂’前臺經理,姓李。我在店裡看見兩位先生去過‘寶和齋’,我一路跟隨終於找到你們。我們老闆讓我提醒你們千萬別上孫老頭的當。這孫老頭是整條古玩街出名的吝嗇鬼,我們‘瑞玉堂’絕對比他出價高!”
聽到此話,兩人有些心動,小李趁熱打鐵地說:“你們拿上孫老頭看過的東西,讓我們老闆再看看就知道誰值得信任了。同樣的東西,相差10萬、20萬很平常,你們可別吃了大虧還念孫老頭的好!”
王成新心想,小李說得有道理,賣東西圖價錢合適,誰出的錢多給誰才是硬道理。於是,他倆拿上兩件東西和小李同乘一輛車前往“瑞玉堂”。
小轎車在一條死衚衕盡頭戛然而停,兩人緊張起來。小李說:“二位先生別害怕,這是我們店鋪後門。這不是怕‘寶和齋’的人看見嘛,萬一你們嫌我們出價不合適,也不影響孫老頭那裡的交易。”兩人聽後,心情釋然,稱讚小李會辦事。
中年富商微笑著說:“兩位別見外,來我這裡請隨意,鄙人姓周,叫我老周就行。”
王成新說:“周老闆,我們小地方來的人沒見過世面,不懂規矩,還請您先看看東西吧!”
“好,坐下聊,請出東西來,讓我好好瞧瞧!”紅木茶几上,小李已為周老闆預備了一應鑑寶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