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開花又落

[ 現代故事 ]

萬里長江一路逶迤到鎮江,在小鎮大港拐了一個彎,衝出一個深水港。20世紀80年代末,養在深閨的深水港被發現,昔日寧靜的江邊小鎮,頓時成了一個大工地,白天車水馬龍,晚上燈火輝煌。沒多久,江邊就矗立起一排張牙舞爪的門機,像老鷹一樣死死盯著江面上川流不息的船隊。

大港本姓錢。相傳大港錢氏為吳越國王錢鏐後裔,錢氏後人一直以《錢氏家訓》治家,小鎮民風淳樸,人才薈萃。

錢恩和在鎮政府土管所任所長,愛人桂香是婦女主任,雙胞胎兒子老大錢世文在鎮信用社做農金員,老二錢世武在鎮工業公司任副經理,文武雙全,家庭和睦,是街坊鄰居豔羨的物件。

錢所長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素來兢兢業業、安分守己,他的口頭禪就是“乾乾淨淨幹事,清清白白做人”。在老錢的教誨下,老大世文慢慢從信用社出納、記賬員、主辦會計成長為手握信貸自主權的農金員。老二世武也從工業公司辦事員、採購員、部門負責人成長為公司副經理。

碼頭建好了,輪船靠岸了。緊挨港口的臨江路成了喧囂熱鬧的“大市口”,餐館、酒吧一到晚上就放射出光怪陸離的燈光,鎮上的居民閒暇都喜歡到臨江路溜達溜達,有能耐的更是以到臨江路請客、喝酒為榮。

鎮工業公司攬了一部分為貨輪配送機油柴油、機器零件、生活,有時候陪客少便把哥哥錢世文喊出來湊數。兄弟倆一個在銀行,手上有信貸權,一個在工業公司,手上有業務,很快成了臨江路上的熱門人物。

時間久了,錢世武便感到心理失衡。公司業務這麼好,自己“雞叫忙到鬼叫”地攬業務、陪客戶,每個月工資也就幾百塊。他動起了小心思,暗地裡從公司業務中剝離出一部分耗資少、利潤高的業務,神不知鬼不覺地單幹起來。一年下來,竟然也弄了萬把塊,悄然成了大港鎮上為數不多的“萬元戶”。

膽子越幹越肥,生意也越做越猛。世武再也顧不上錢所長的諄諄教誨,索性辭了公職,幹起了個體戶。啟動資金不夠,他找哥哥世文貸了5萬元,湊了10萬元註冊資金。從此臨江路上多了一家“大港文武輪船服務公司”。靠泊的貨輪越來越多,世武的生意越發好了。一年不到,他就把信用社的5萬元貸款提前還清了。

年三十晚上,世武算了一筆賬,自己一年業務流水近百萬,進貨成本50萬,納稅10萬,維繫客戶花費近30萬,純利潤才10萬元。何不自己開個飯店,省得把這30萬元給別人賺去。

開了年,世武就著手租房,裝修,招聘廚師、服務員,準備延伸產業鏈,搞一條龍經營。

“五一”前夕,文武大酒店正式開張。臨江路上又多了一家好去處。開張初期,生意興隆,吃飯還要提前預約,把世武高興得一天到晚合不攏嘴。世文也誠心幫弟弟的忙,信用社招待客戶,他總是把飯局安排在弟弟的飯店,“肥水不流外人田”。

沒過兩年,周邊又流行起洗浴休閒行業,大家飯後泡泡澡,消消食。世武當仁不讓,在酒店旁邊租了門面,建起大港首屈一指的文武賓館,吃喝玩樂一條龍,多元化發展業務。攤子鋪大了,就算資金回籠不及時,有哥哥世文幫襯,總能從信用社及時貸到款。

弟弟世武混得風生水起,哥哥世文幹得也不差。幾年的工夫,世文已經從農金員提拔為農金組長,再進一步,就能做信用社主任。手裡有貸款權,身邊的朋友也多,幾乎天天都能看到世文在臨江路活動,當然多數還是在弟弟世武的賓館裡一條龍折騰。

上世紀90年代末,經濟不景氣,碼頭停靠的外輪少了。臨江路雖然少了一點兒往日的喧鬧,但是霓虹燈還是一樣閃爍。信用社的業務反而更好了。大家資金回籠不暢,紛紛各顯神通到信用社貸款救急。哥哥世文的工作更忙了。

……

初冬的一大早,信用社的趙主任難得早早來到單位。閒來無事,他一屁股坐在世文的辦公桌前,隨手拉開了抽屜。世文平時都會把辦公桌整理清爽,鎖好抽屜才會下班。可巧,昨天快下班時他接了個電話,匆匆忙忙去赴宴,忘記鎖抽屜。

抽屜裡亂七八糟放了十幾枚私章,還有一沓子身份證影印件和借據回單聯。趙主任蒙了,他敏感地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把抽屜端到自己辦公室,吩咐員工通知錢世文來了直接去他辦公室。

經過外部對賬、調查核實,錢世文近幾年收集客戶身份證影印件,私刻客戶名章,累計發放冒名貸款600多萬元,至案發時還有近200萬元貸款未能結清。

錢世文被信用社開除。

文武賓館缺少了信用社資金的大力支援,門口的霓虹燈黯淡了許多……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