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跳江
王十和田耒生活投資,想考上美術學院,不犧牲幾百斤菜油哪成?
轉眼到了高考,田耒順利考上華西美術學院,王十卻落榜。王十萬念俱灰,就跳了沱江。
江邊有個老頭兒放牛,見狀卻無動於衷,仍在悠閒地抽著竹竿菸袋。王十被水嗆了幾下後,十分難受。既然尋死這麼痛苦,不如他媽的活下去!可王十不會游泳,求生的本能使他撲打起來,“救命……”他一張嘴,又喝了一口水。
突然,王十看到一塊木板順水漂流而下,就一把抱住,游到淺水處,溼淋淋上了岸。
“你咋個見死不救,你還是人嗎?”王十把木板往沙灘上一擲,怒衝衝地質問放牛老頭兒。
“咦,是你自己去尋短見,關我啥子事?”
王十啞口無言,在一塊石頭上坐下歇息。老頭兒走過來問:“啥子事想不開?”
王十嘆了口氣說沒考上大學。老頭兒說就為這個跳江?傻到家了!王十說關鍵是比我成績差的田耒都考上了!老頭兒說可能是人家臨場發揮得好。
王十不服氣地說:“可他平時畫的畫也不如我!”老頭兒恍然大悟:“原來你是想考美院哪。一個人要畫畫,難道非得去唸大學嗎?齊白石木匠出身,還不是成了一代宗師?”王十反問:“不念大學,哪個教我?只能在家修地球,搞‘大地藝術!”
“我教你!”老頭兒說。
“你?教我放牛還差不多,但放牛我會,不用你教!”
“來!”老頭兒扯上王十,來到那塊木板前。老頭兒蹲下去摁了摁木板,之後拿起,溼沙灘上立馬出現一個古代持劍將軍的畫像!
老頭兒一摁,又是一個,一摁,又是一個……一會兒,沙灘上就印滿了一模一樣的畫像。
王十拿過木板,翻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木刻版畫,看樣子是才刻好的。“沒錯,你跳江時我正好刻完最後一刀。”老頭兒含笑說。“原來是您扔木板救了我!”王十十分感動。“不,是這位按劍門神趕走水鬼救了你。”老頭兒指著木板上的畫像戲謔說。
“這是門神哪,怪不得這麼熟悉!”王十驚奇地撫著梨花木板上的雕刻線條說,“這就是製作年畫的線版?”
老頭兒點頭:“搞藝術的人就是不一樣,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線版刻得蒼勁有力,十分老到。”王十由衷讚歎,“大爺貴姓?”
“免貴姓西,大夥兒都叫我西年畫!”
原來這貌不驚人的老頭兒竟是聞名全省、曾有年畫作品入選“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並被授予“年畫藝術大師”的西年畫!
“西大爺,您怎麼在這放牛?”王十不解地問。
“放牛怎麼啦?我是放牛、刻版兩不誤。”西大爺告訴王十,現在是年畫淡季,先把版刻好再說。女兒家新近開了個紙坊,忙不過來,所以他就回來幫放放牛。末了,西大爺說:“你既然喜歡畫畫,就跟我學年畫吧,免費傳授。”
王十有些猶豫:“可我總覺得年畫是土老冒,不登大雅之堂。”
“這你就錯了。有時候越土的東西越受歡迎,比如土雞就比洋雞賣的價錢高,對不對?”
西大爺說,綿竹年畫跟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灘坊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年畫。作為西部唯一的年畫,綿竹年畫區別於其他三大年畫的最大特點是,從不套色印製,線版只起輪廓作用,成畫全靠人工繪製,所以色彩亮麗,風格各異,絕無重複。
“你想學的話,下午就跟我進城,我在綿竹開了個年畫坊。”西大爺說。
王十實在不想回家,又不願意去幹跟畫畫毫不沾邊的力氣活兒,就勉強答應:“好吧。”
這一去,許多令人吃驚的事情讓他開啟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