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對面的千樹造型有高有低,形狀各異,錯落有致。到了晚上,千樹花火璀璨盛放,宛若仙境。誰又能想到,這裡原來是麵粉廠。民以食為天,儘管外面夜景再美,但身體的本能需求是第一位的,這個點,天安小區居民們都忙著燒晚飯。
“晚上我們吃啥?”女人走進來問,她的肚皮跟著咕咕叫。
“餓了吧,我馬上就開燒,給你整個青椒土豆絲,還有美味可口的番茄蛋湯。”
“沒有肉嗎?我想吃牛排。”
親愛的,我們沒有肉了,我保證蔬菜也一樣美味。
可是,女人慾言又止,她盯著窗外的千樹,那邊商場裡有家西餐廳的牛排煎得剛剛好,美味多汁。
男人嘆了口氣說:“我明白,不是你想吃,是寶寶想吃是吧?”等解封了,我帶你們去吃。女人點點頭,可想吃的慾望還是那麼強烈,她對著窗外大聲喊道:“牛排,我想吃牛排。”釋放完,感覺好多了,女人回臥室了,留下男人專心烹飪。
晚餐好了,餐桌上除了那兩道蔬菜,還有一個大蓋子遮住的菜。“這裡面什麼啊?”女人好奇地問。
男人神秘兮兮地笑著,他握住蓋頂的把手,一下開啟說:“surprise,牛排。”
“這怎麼回事?”
“快吃,冷掉就不好吃了,等下我跟你說。”
原來,男人在煮湯的時候,看到窗外有什麼東西晃來蕩去的。仔細一看,是個籃子,上面一根繩子繫著。他抬頭看,沒瞅到人。籃子裡有一塊肉眼牛排,還有一封信。上面寫著:“不好意思,無意聽見。家中肉多,樂意分享給你。不用感謝,吃掉不浪費就好。”
女人美滋滋咬上一口,瞬間充滿滿足感。她說:“真是好人啊。”
後面幾天,每到晚餐時間,籃子都會弔下來,裡面東西不變,信內容變了,有時會談談天氣,有時發發牢騷:“對面千樹真的有千棵樹嗎?”小兩口摸清規律,也回了信,多半是生活日常瑣事,和對於對方的好奇心。對方始終不露面,不發聲,不出現。在這疫情封閉的日子裡,鄰居之間互助友愛,變成生命中美好的事情。
女人是個編輯,被感動的同時,也發現這是個好素材,定不能錯過。她執筆幾晚,寫了一篇文章,報編輯部稽核透過後,刊發了。沒想到,閱讀量飆升,讀者都在猜測這個好人到底是誰。
女人也很好奇這位鄰居到底是誰,以前見過沒?她詢問居委會,給出的答案更是不可思議——她樓上根本沒人住,戶主在國外。俗話說,好奇害死貓,後來籃子不出現了,女人沒肉吃了,也沒了書信來往,斷了聯絡。
居委會幹事說,如果樓上確實有人住,政府物資必須發到位。幹事們敲門、喊話,都沒人應。可若沒人住,籃子哪來的?
時光荏苒,熱度逐漸消退,沒人在意這件事、這個人了。天安小區的居民們可以走出家門,在小區內活動了。女人在小區綠化帶撿了很多落葉,貼上在紙上,拼成了一棵大樹。她記得,信裡神秘鄰居說過喜歡樹上的綠葉,娟秀的字型像是盛開的一朵朵花。
她到樓上敲門,述說著感激的話,好長時間都沒人應。最後,她失望地把樹葉畫放在門口走了。也許,網友們說得對,這個神秘的好人不需要回報。
第二天,不甘心的女人又去了樓上,激動地發現樹葉畫不見了。
第三天,女人放下樹葉畫後,貓在角落裡盯著。一個鐘頭、兩個鐘頭過去了,快三個鐘頭時,門開了。女人看到的瞬間,什麼都明白了。這是個身材纖細的姑娘,口罩遮去大半個臉,疤痕從口罩裡延伸到頭皮。女人以前採訪時見過一個燒傷病人,當時,那位病人情緒激動,女人緊緊地抱住她,安慰她,病人情緒穩定後,女人才走。
姑娘開啟門,看到熟悉的樹葉畫,還有默默站在角落,眼裡淚光閃爍的女人。女人張開雙臂,目光溫柔而堅毅地看著姑娘的臉。姑娘走上前,緊緊抱住了女人,命運的藤蔓纏繞著,開始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