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躺在床上,他居然很快就睡著了。
一睜眼,牆上的掛鐘指向凌晨五點,怎麼回事?昨晚怎麼這麼容易就睡著了呢?尤其是起床以後神清氣爽,腦子也不再昏昏沉沉,這是典型的深睡眠帶來的好處。他禁不住興奮地叫了起來,折磨了他整整十年的失眠症,竟然神奇地自愈了。
按照這裡的作息規定,六點才是起床的時間。那麼,這一小時做些什麼呢?他一直有晨讀的習慣,但今天實在是沒讀書了,整個大腦,全都是失眠症自愈帶來的快感,根本就靜不下心來。兩眼盯著時針指向六點,他開始去洗漱,然後等著六點半去吃早餐。
在食堂裡,他強忍著內心的興奮,想把自己的失眠症自愈的好訊息告訴大家,可他環顧了一圈,也沒找到一張熟悉的面孔,每個人的表情都是那麼平靜,都在專心地吃早餐,甚至都聽不到咀嚼的聲音。
七點收看早間新聞,當然,也可以選擇讀書看報。他拿了一張報紙,但明顯心不在焉,若不是身邊有人提醒,報紙拿倒了都不知道。他實在是太興奮了,這麼好的訊息,這麼好的心情,怎麼就沒人能和他分享呢?若是在以前,他恨不得走進會議室拿起話筒,把這件事告訴所有他認識和認識他的人。
八點是集體學習的時間,就在那種有話筒的會議室,只不過,現在他是聽課的,不是講課的。若是讓他去講,就憑他那口才,不拿稿子連續講一上午都不帶停頓的,甚至連水都不喝。這是他的強項,因此有很多人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過去這十年,可以說他一直生活在這種被眾星捧月的光環裡。他為此陶醉,也為此迷失,甚至就在這一刻,他都有些精神恍惚,彷彿那個坐在臺上講課的,就是自己。
他開始自言自語,隨著說話的分貝越來越高,有人走過來提醒他,讓他認真聽課,他這才回過神來,哦,這裡不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我行我素,在這裡學習,就得服從這裡的規定。現在想想,以前自己在臺上給別人講課時,是不是大家也心不在焉,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點頭的速度比雞啄米還快,卻不知自己講了些什麼。
他開始抑制內心的興奮,說白了其實是焦躁,失眠症自愈固然讓他心情不錯,但他明顯還不適應這裡的學習氛圍,那種一直想講話的本能,就像之前每晚的失眠症在折磨著他。
他告訴自己,這是學習的地方,既來之,則安之,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小時候,不正是因為這句話的鼓勵,才能考上名牌大學,而立之年就出人頭地了嗎?
老話常說,四十不惑,今年他剛滿四十歲,可是疑惑的事情卻感覺還有很多。譬如,為什麼折磨了他整整十年的失眠症會突然自愈了呢?為什麼一看到話筒內心就有想講話的衝動呢?為什麼不願做一名學生,聽一聽別人的金玉良言呢?四十歲以前,好像自己什麼都懂;到了四十歲,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懂了。這一切,在他的心裡堆滿了無數個“為什麼”。
吃過午飯,他躺在床上,由於十年來第一次被迫午休,他明顯還不太習慣。以前這個時候,他不是在加班工作,就是在酒場應酬。不再工作,無事一身輕;沒了應酬,胃也舒服。任他的腦子再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可架不住以前總是高速運轉的大腦,現在轉速突然慢了下來,一慢下來,自然很快就入睡了。午休醒來,他終於知道失眠症自愈的原因了。
下午兩點,開始做工,身邊有人抱怨,之前哪兒做過這種活兒?這是技術活兒,雖然第一次做,但難不倒他這個名牌大學理工類專業的高才生,看別人演示一遍,他就能馬上照葫蘆畫瓢,畫上兩遍,瓢就變成葫蘆了。有人對他提出表揚,他笑,笑得很燦爛,就像一個剛學會走路,被媽媽表揚的孩子。
下午四點,有電視臺法制頻道的記者對他採訪,面對鏡頭,他說,心裡裝著的鬼全都放出去了,服刑的第一個晚上,折磨了他整整十年的失眠症就自愈了,他對不起政府,對不起人民,也對不起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