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爹孃死得早,為了混口飯吃,他十幾歲就到處打零工,割麥子、摘棉花啥都幹。這一年,村裡遭了旱災,糧食收成不好,鄉親們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儘管如此,大家還是想方設法接濟羅平。
羅平家門前有棵大槐樹,大槐樹背後有個樹洞,趕上羅平外出幹活兒不在家的時候,好心人就把東西塞到樹洞裡,有時候是幾個窩頭,有時候是一碗麥飯,總之誰家有多的,誰家就給點兒,也不會刻意去跟羅平說。
這天,羅平從外面回來,照例伸手去樹洞裡摸了幾下,這一摸可了不得,竟然摸出來一個花布蓋著的柳條籃子,裡面裝著滿滿的雞蛋,最上面還放著一雙粗布鞋,那鞋底納得又厚實又齊整。
羅平高興壞了,這麼艱難的日子,竟然還有人給他送雞蛋和布鞋,簡直是天大的恩情。他見花布和籃子是新的,料想恩人會再來取,就拿出雞蛋又把籃子塞了進去,想著第二天早起去樹洞邊守著,跟恩人道個謝。
可是不一會兒,羅平的遠房表哥來了,說他多了一張火車票,問羅平願不願意跟他去深圳打工,去哪裡都一樣,於是當天晚上,他揣著一兜子煮雞蛋,穿著嶄新的粗布鞋,跟表哥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後來,羅平在深圳闖出了一片天地,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當上了董事長。回憶往事,最讓他難忘的就是當年那籃子雞蛋和那雙粗布鞋。他一直想報恩,可是多年來,無數次託人去打聽過,卻始終打聽不出來恩人是誰。
為了解開謎團,也為了了卻心願,這年麥收時節,羅平不遠萬里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槐樹村。
羅平一回來,就受到了村委會的隆重接待,在歡迎宴上,羅平說出了當年的故事。最後,他拿出一雙泛黃的粗布鞋,動情地說:“我是靠著恩人給的一籃子雞蛋和一雙粗布鞋走出大山的,如果找不到恩人,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安心!”
新上任的村主任李強略一沉吟,說:“羅總,您放心,哪怕把槐樹村翻個底朝天,我也要幫您把恩人找出來。”其實李強是存了私心的。這些年附近幾個村又是辦廠子又是搞旅遊,而槐樹村卻始終引不來投資,也沒什麼資源可開發,他這個當主任的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次羅平回來,無異於財神爺駕到,能不上心嗎?
宴席結束後,李強陷入了沉思。剛才他誇下海口說要幫羅平找恩人,可是事情已經過去三十年了,找起來談何容易啊!正在此時,村會計小周走了過來,對他說:“主任,找人的事兒我已經安排下去了,您就別擔心了!”
李強驚得一下子站起來:“怎麼安排的?”小周衝李強揚了揚手裡的東西,說:“只要有這雙粗布鞋,不愁找不到人。”
原來這種老式粗布鞋的外觀都是一個樣子,區別就在於鞋底的納法上。小周從羅平手裡把鞋要過來時,細細地檢查了鞋底,發現鞋底的針腳排列有序,收針收得也別有花樣,跟他見過的其他粗布鞋的鞋底都不一樣。
於是,小周當即通知村裡各家各戶的女人們,連夜納一隻鞋底交上來,到時候新舊一對比,就算找不到恩人,肯定也能找到恩人的後人。
第二天晌午,村裡的女人們都拿著自己納的鞋底聚集到了村委會。小周端坐正中,儼然一副主考官的模樣。
可是所有的鞋底都審查完了,竟然沒有一個符合要求的。李強急了,把小周叫到一邊問:“你確定所有人都通知到了嗎?有沒有漏掉誰?”
小周撓了撓頭,“通知是肯定通知到了,不過有些年紀大的老人家,就不好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