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同興在一條繁華的馬路邊擺了個攤兒賣糖葫蘆。他手藝精湛,做的糖葫蘆種類繁多,口感獨特,因此很受歡迎,生意相當紅火。
這天上午,孫同興又像往常一樣出攤兒。他剛把攤兒擺好,就有一個小夥子來買糖葫蘆。小夥子看上去有二十多歲,身材瘦弱,面板黝黑,嘴角邊留著一撮小鬍子,一頭捲髮好似枯草。
孫同興正低著頭忙活,聽到有人說要買糖葫蘆,就隨手從玻璃箱裡拿了一根,一邊遞給來人,一邊笑呵呵地說:“兩塊錢!”誰知,就在他抬起頭,目光落在那個小夥子身上的瞬間,他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遞出的糖葫蘆又收了回來。
孫同興為什麼不想把糖葫蘆賣給小夥子呢?原來,這個小夥子孫同興認識,是個“碰瓷兒”專業戶。他經常在附近轉悠,不管是大貨車、公交車、小汽車,還是摩托車、電動車、腳踏車,只要時機合適,他都會“奮不顧身”地衝上去。可能是因為“碰”的次數多了,他的右腿還真受了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附近認識他的商戶都背地裡罵他活該。
小夥子見孫同興把糖葫蘆收了回去,有些不高興,嘟囔道:“怎麼,不賣給我啊?難道我會不給錢?”
孫同興黑著臉沒吭聲,猶豫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把糖葫蘆遞給了小夥子。小夥子接過糖葫蘆,把兩枚一元硬幣“啪”的一聲拍到玻璃箱上,皮笑肉不笑地說:“這就對了嘛,我照顧你的生意是你的榮幸,你應該對我說聲‘謝謝才對!”
孫同興白了小夥子一眼,把頭扭向一旁沒再搭理他。小夥子見狀,也沒計較,拿著糖葫蘆一瘸一拐地往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下走去。
小夥子來到大樹下,斜倚在樹幹上,迫不及待地吃起了糖葫蘆。誰知剛咬了一口,他就捂著腮幫子跳起來,衝孫同興氣急敗壞地喊道:“哎喲,賣糖葫蘆的,你的糖葫蘆裡怎麼有石頭?”
孫同興一聽不樂意了,陰沉著臉回答:“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可別胡說八道。告訴你,我賣的每串糖葫蘆都是我親手製作的,親自選山楂,親自剔核,親自熬糖蘸糖,別說石頭了,就連一粒灰塵也不會有!”
小夥子拖著瘸腿走過來,從嘴裡吐出一顆帶著鮮血的牙齒,遞到孫同興面前,哭喪著臉說:“你自己看吧,這是被石頭硌下來的牙,我一點兒都沒冤枉你!”
孫同興瞅了一眼,沒說話。
小夥子咧著嘴說:“我要去看牙,你得給我出治療費。我也不多要,你給五百就行!”
孫同興把脖子一梗,衝地上“呸”了一口:“怎麼,今天馬路上車不多,你沒地方’碰了,‘碰到我一個賣糖葫蘆的老頭子這裡來了?告訴你,你在大馬路上’碰誰,我管不著,但到我這裡來‘碰,行不通!”
小夥子把腳一跺,急赤白臉地說:“你一個賣糖葫蘆的,就算把做糖葫蘆的傢什都賣了,能值幾個錢?我有必要跑這裡來碰你糖葫蘆的’瓷兒嗎?我的牙是真被你糖葫蘆裡的石頭給硌掉的!”說完,小夥子把嘴裡的一口鮮血吐到地上,“這鮮血可不是騙人的!”
“難說!”孫同興往地上瞥了一眼,不緊不慢地說,“誰知道那是雞血、鴨血,還是狗血呢!”
“你怎麼罵人!”小夥子急了,擼起袖子向著孫同興衝過來。孫同興趕緊從褲兜裡掏出手機,準備打電話報警。小夥子見狀,把手中只咬掉一個山楂的糖葫蘆使勁兒摔到孫同興面前,又啪啪跺上兩腳,瘸著腿急匆匆地走了。孫同興在後面喊:“還說不是‘碰瓷兒呢,不是’碰瓷兒你跑啥?”小夥子卻走得更急了。
傍晚收攤兒回到家,孫同興把這件事當作笑話講給家裡人聽。誰知,他剛講完,五歲的小孫子“撲哧”一下樂了,拍著小手說:“爺爺,你冤枉人家了,人家的牙真是被你糖葫蘆裡的石頭硌掉的!”孫同興聽罷臉色一變,趕忙把小孫子拉到懷裡,連哄帶嚇唬,小孫子這才說了實話。
原來,早上孫同興做糖葫蘆時發現白砂糖不夠用了,就出門去買。當時小孫子和鄰居家小夥伴正在院子裡玩耍。小孫子看看桌案上那些已被剔掉核串到一起的山楂,再看看小夥伴掉了兩顆門牙的嘴巴,突發奇想,找來一塊小石頭,鬼使神差地塞進了山楂裡。
聽完小孫子的話,孫同興那個氣啊,真恨不得抽他兩巴掌,他憤怒地說:“渾小子,你這不是拆咱孫家糖葫蘆的招牌嘛!”他在心裡埋怨自己,孫同興啊孫同興,你是烏鴉站在豬身上,只看到別人的黑,卻看不到自己的黑!他決定,明天找到那個小夥子,當面賠禮道歉,並給他經濟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