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嶺鎮青山滴翠、溪水叮咚,可是經濟不發達。這回鎮政府一班人費盡周折終於請來一位大老闆。
老闆姓鄧,有意願承包下青嶺鎮的青嶺山,斥巨資打造一個集休閒娛樂、觀光購物於一體的大型娛樂山莊。
這天,在林鎮長的陪同下,鄧老闆來實地考察了。
一行人一邊往青嶺山上走,一邊交流具體計劃。山路崎嶇不平,很不好走,鄧老闆皺皺眉頭,說:“林鎮長,當務之急是修好腳下這條爛路,否則誰願意上山?我可以打造青嶺山,但沒有承諾附屬設施也歸我投資,所以這條路得由你們修,還得高標準地修,力爭一步到位。”
林鎮長賠著笑說:“鄧老闆,如果我們有錢還會等到今天嗎?而且本著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這條路是不是就請鄧總順便修一下?”
鄧老闆斷然拒絕:“誰受益誰投資?說得好,可你能保證這條路修好後村民就不走嗎?他們不受益嗎?林鎮長,我認為一條好路是你們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投資環境,不然就看不出你們的誠意了。”
話說到這份兒上了,林鎮長只好和另幾位鎮幹部低聲交流了一下。
大家說:“要不咱們就自個兒克服困難修唄,反正修條路也是造福百姓的好事,無論怎樣算都不虧。再說,總不能為了條路就把大事攪黃了吧?”
林鎮長點點頭,走到鄧老闆面前,說:“行啊,這條路歸我們修。”
於是大夥繼續往前走。當走到青嶺山山腳下時,鄧老闆一眼看到幾間稍顯破爛的房子。鄧老闆指著房子說:“林鎮長,這幾間房子與周邊環境也太不搭了,這是遊客必經之道,一抬眼看到這幾間破破爛爛的房子,他們心裡能舒服嗎?所以這幾間房子必須拆掉。我是外地人,不瞭解本地情況,具體拆遷工作由你們來做。”
話音未落,林鎮長一迭聲叫起來:“這房子可不比別的,拆不得!”
鄧老闆一揚眉:“為什麼?這破房子有什麼來頭?”
林鎮長一臉凝重地說:“大有來頭倒也說不上,不過它對於我們鎮來說相當重要。房子的主人是位老校長,一輩子紮根山村,有好幾次機會可以調進城裡的,可為了我們鎮的孩子,他一次次留了下來。那一年山洪暴發,好幾個孩子被洪水圍困,危急時刻老校長捨生忘死衝上前,在救出最後一個孩子後他實在沒力氣了,被洪水沖走……老校長這一生為孩子們嘔心瀝血,桃李滿天下,在老百姓心中重如泰山,因而他的房子就成了我們全鎮百姓心中的豐碑,哪能遷走呢?”
鄧老闆早就聽得不耐煩了。
他把臉一板,說:“我說林鎮長,跟你們商量一件事怎麼就這麼難?老校長偉大是不假,可在商言商,我投下的不是垃圾,是真金白銀,如果考慮這個考慮那個的,還能幹什麼事?”
鄧老闆如此強勢,林鎮長一時啞然,沒辦法,只得再次召集大夥到一邊商量。
最後的結論是:為了大局,遷走房子。好在老校長的子女也都是通情達理的人,把道理講給他們聽,他們肯定會理解的。
進山道路修建事宜談妥了,山腳下老校長房子拆遷事宜也談妥了,這下終於進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