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
蔡小琴是市裡的一名公務員,受單位指派,到對口幫扶的蟠龍村當了一名掛職扶貧,剩下的老弱婦孺種起蔬菜就更艱難了。
到了村裡後,蔡小琴幹勁十足,一天也沒閒著,到處走訪調研。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弄出了一個自認為很紮實的扶貧方案。
這天下午,村裡召開集體會議。胡書記讓大家對扶貧工作各抒己見。蔡小琴一看時機到了,起身講解了自己的扶貧方案。例如在村裡開一家網店,教村民們開網店賣蔬菜。引進新的蔬菜品種,搞差異化競爭,等等。
等她講完,會場上為之一靜。胡書記咂咂嘴,先說話了:“小蔡同志,你愛動腦筋這很好。但你的這些想法有沒有跟我們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呢?就拿這個開網店來說吧,村裡的兩百三十五戶人家中,年輕人在家的不足十戶。你是指望那些六七十歲的老頭老太太來開網店嗎……”
一句話就把蔡小琴問住了。還真是個大問題,光是電腦操作就夠那些老頭老太太學幾年啦。胡書記說完後,村裡的委員們先後發言,都開始向蔡小琴“開炮”。甚至有人說她是“鍍金”幹部,最多也就待一年,幹幾件標新立異的事情當政績,然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會議散了之後,蔡小琴一個人來到樹林裡,流下了委屈的淚水。樹林旁邊是一塊塊農田,正值夏季蔬菜的收穫季節。番茄、豆角、黃瓜都長出來了,村民們都在頂著炎炎烈日大面積採摘。由於年輕人都外出了,好多家庭連六七歲的孩子都下到了田裡幫忙。望著面前的景象,蔡小琴陷入了沉思之中。
忽聽手機響了,是媽媽來的電話,帶著哭腔跟她說家裡又吵架了,想讓她回家裡一趟。蔡小琴覺得事情挺嚴重,請了假就趕忙坐車回市裡去了。到了家,只見媽媽一個人坐在客廳裡發愣,臉上淚痕猶在。
蔡小琴貼著她身旁坐下了,輕聲問道:“媽,跟我爸為啥吵架呢?”蔡媽媽於是說了開去。蔡爸爸以前也是單位裡的,後來不知啥原因忽然辭職做起了生意,承包了市裡一所高中的食堂。剛開始生意還挺好的,誰知最近兩年不知咋的,食堂的生意越來越差。很多學生一到飯點就搶著跑外面吃去了。
蔡媽媽接著說道:“食堂裡每月光廚師和雜工的工資都要一萬多元。這兩年家裡已經賠進去不少錢。我讓你爸把食堂轉包出去別幹了,可他死活不幹。今天上午為這事我倆又大吵了一架。”說著說著又要淌眼淚,蔡小琴好好安慰了一陣,然後說道:“媽,別哭了。都是我爸的錯。看你女兒出馬,保管讓我爸今晚就主動跟你道歉。”
蔡媽媽猶疑地看著女兒,只見她拿起手機撥通了電話,嬌嗔著說:“爸,你女兒剛從掛職的村裡回來,六點多的時候大巴會路過食堂,到時候你可要做幾樣小菜款待一下哦。”電話裡的蔡爸爸一聽是自己的女兒,自然滿口答應。蔡小琴掛了電話,背起包說:“媽,我現在去食堂裡找爸。你就等我的好訊息吧。”
心結
打車到了學校,剛好是放學時間,學生們潮水一般湧出了校門。蔡小琴快步走進食堂大廳,果然發現吃飯的學生太少了,稀稀拉拉的。她到各打飯的視窗看了看,然後進了後廚。
蔡爸爸也在忙活,一見女兒來了,開心地說:“先坐下,飯菜馬上給你端來。”幾分鐘後,就端來了幾碗菜,父女二人坐下吃了起來。蔡爸爸吃著吃著,先開了口:“你媽跟你告狀了吧?”蔡小琴嗯了一聲,說道:“爸,我媽說的也有道理。食堂不好做,可以再做別的生意嘛。”
蔡爸爸扒拉幾口飯,說道:“小琴,還記得你上學時得了腸胃炎的事嗎?”蔡小琴點了點頭。那是上初中時候的事了,蔡小琴嘴刁,很少在學校食堂裡吃飯,每天一到飯點就跑到校外吃炸雞、燒烤之類的東西,久而久之腸胃就吃壞了。後來吃藥養了大半年才慢慢好的。
蔡爸爸說:“我之所以不想放棄食堂,就是想讓孩子們在學校食堂裡吃一口乾淨衛生的飯菜,不要出去亂吃。當時你病了大半年,爸爸看著心裡難受呀。”蔡小琴聽了一陣感動,說道:“爸,你的這項工作很偉大,我支援你。”一聽得到了女兒的支援,蔡爸爸轉憂為喜。
蔡小琴又說:“爸,我倆談個條件如何?我來負責把學生們拉回食堂吃飯。你呢?跟媽媽重歸於好。”蔡爸爸猶疑地望著她,說道:“好,咱們一言為定。我現在就打電話跟你媽道歉。”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蔡小琴先是找到校辦公室,說服校領導舉辦了一次“我最喜愛的美食”作文比賽活動,又從蔡爸爸手中接過了食堂採購蔬菜的工作。比賽結束後,又在學校食堂裡舉辦了比賽成果展覽活動。而且讓廚師們把獲獎作品全部做了出來,號召學生們品嚐、點評。學生們覺得這種比賽很有趣,於是紛紛又重回食堂,發現食堂的飯菜比以前好吃多啦。慢慢的食堂裡就餐的學生又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