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阿拉,男,公司職員。熱心為同事牽紅線的他,走進相親角,出謀劃策,煞費苦心,這一根紅線能夠牽起來嗎……
週末,人民公園的“相親角”熱鬧非凡,許多大叔大媽都聚集於此,他們是來為自家兒女“覓物件”的。
阿拉也在人群之中左顧右盼,忽然間,一個五十多歲的阿姨和他打招呼:“小夥子,你幾歲啊?”
“阿姨你好,我二十八歲。”
“蠻好蠻好,你找物件有啥要求啊?”
聽到這話,阿拉忙解釋道:“阿姨,你誤會了,我已經結婚了。”
阿姨一聽就急了:“你吃飽啦,結好婚還跑到‘相親角,不是尋開心嘛!”說罷,她掉頭就走。
望著她遠去的背影,阿拉也是哭笑不得。正在這時,一個男青年跑了過來:“阿拉,對不起,我遲到了。”這個人是阿拉的同事,名叫王建棟。王建棟來滬工作多年,平日裡忙於事業,加上社交圈子小,一直沒有處物件。阿拉是個熱心腸,看到自己的好哥們落單,心裡也著急,便打算幫他一把。今天,他特意約王建棟來“相親角”,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緣人。
兩人一邊走,一邊掃視著四周。此刻,路邊已擺放出各式各樣的徵婚廣告。王建棟看著看著,臉上顯露出尷尬之色。這些徵婚廣告,既有外貌學歷的要求,還有工作收入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有房有車,看到這麼高規格的“擇偶標準”,王建棟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他們耳邊響起:“喲,你怎麼又來’搗糨糊啦!”阿拉側目一看,說話的正是先前遇到的那個阿姨。
“阿姨,我不是來‘搗糨糊的,我是幫同事來找物件的。”說著,便向她引見了王建棟。阿姨見王建棟一表人才,頓生好感,就同他攀談起來。她從交流中得知,王建棟是陝西人,今年二十七歲,在浦東張江的軟體園裡搞程式開發,想找一個年齡適中,人品端正的姑娘作為自己的伴侶。
阿姨聽後,面露笑意,她取出一張靚麗女孩的照片,遞到王建棟的面前:“這是我女兒,她在幼兒園做老師,今年也是二十七歲,她非常有愛心,你們有沒有興趣認識一下?”
阿拉沒想到事情的發展會如此順利,未等王建棟搭話,便應承了下來。接著,三人交換了聯絡方式。至此,阿拉才知道這位阿姨叫程紅梅,她的女兒名叫周鈺琪。
幾天後,程紅梅約王建棟和自己女兒見面。王建棟既興奮又緊張,他本想求教阿拉,初次約會要注意些什麼,但事有湊巧,阿拉要外出開一個重要會議,倉促間,也來不及細說,只簡單地交代了幾句便匆匆出門了。
第二天,王建棟剛進辦公室,就覺得氣氛不對,許多同事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他,阿拉的臉上還盪漾著奇怪的笑意。
“你怎麼啦,為什麼這樣看著我?”
阿拉應道:“建棟,你小子平日裡蔫了吧唧的,談起戀愛來,還挺不含糊的嘛,小周姑娘對你很中意吧?”
“你,你是怎麼知道的?”
“昨天晚上,我也在現場啊。”原來,阿拉擔心王建棟會出洋相,便留了個心眼。他記下了二人約會的餐廳地址,開完會後,就悄悄趕到那裡“潛伏”了下來,準備隨時為哥們解圍。好在王建棟雖有些拘謹,但與周鈺琪的交流也算融洽。
得知此情,王建棟臉色大窘。阿拉忙說:“別不好意思啊,你小子有前途,看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喝上你的喜酒啦。”
過了一段時間,阿拉對王建棟說:“最近出了幾部大片,今天下班後,你可以帶小周去看看。”
豈料,王建棟的臉上毫無表情,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我們已經吹了。”
“啊!這是怎麼回事啊?什麼時候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