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刀人

[ 現代故事 ]

黃泥崴子是個貧困村,歷年來,上級部門派了好幾撥機關下沉人員駐村扶貧,但都收效甚微,天長日久,無論幹部還是群眾都沒有信心了。

這天,村裡忽然來了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拿著一個陳舊的賬本來到村委會打聽。村主任看著賬本上的名字很是吃驚:“這是哪年的賬目呀?好幾個人都不在了……咦,還有我爺爺的名字呢!”

得知村主任的爺爺還在世,這個自稱趙國棟的人非常高興,請村主任將名單上還在世的人召集過來,說說這四十年前的賬單。

很快,村部裡來了百十號人,有些是賬單上欠了債的,更多的是來看熱鬧的村民。

趙國棟給大家問了好,然後切入正題:“這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我爺爺來過黃泥崴子,賒給大家一些生活物資……”

村主任的爺爺一聽就驚呼道:“啊!你是賒刀人的孫子?我記得你爺爺,那時候我還是黃泥崴子的村長呢……”

那是四十年前的一個春天,一個貨郎風塵僕僕地來到黃泥崴子,他拉著滿滿一架子車的貨物,大多是鐮刀、剪刀、菜刀之類的物件。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村裡好多年都沒見過走街串巷做生意的人了。村民們覺得新鮮,圍著貨郎紛紛詢問物件的價格。貨郎笑眯眯地說:“我這車貨物呀,只賒不賣!正常一把菜刀八毛錢,我兩塊錢賒給大家。”

村民們頓時炸鍋了:“把我們當傻子呀,兩塊錢誰賒!”

“大家先聽我說完。”貨郎不急不忙地擺擺手,“等到家家都買上電視機,沒人穿補丁衣服,頓頓能吃飽飯,桌上有細糧的時候,我再來收錢。”

“哈哈,我先賒把鐮刀!”老村長立刻嚷道,“這不等於白給嘛,你說的這些事兒根本沒可能!”

“我賒把犁頭,要是你說的事兒實現不了,我可不給錢!”又有一個人接過話頭。

其他村民聽出了道道,立刻蜂擁而上,一車的貨物十幾分鍾就被賒購一空。

賒刀人拿出賬本,挨個記下賒賬人的姓名,讓大家按下手印,便推著空車子走了。

看著貨郎遠去的背影,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都覺得遇到了傻子,白撿了便宜。老村長卻充滿嚮往地說道:“我倒是盼著他早點過來收錢呢!”

村民們也咂摸出滋味:“是呀,要是他說的這些事都能實現,別說這點錢了,給十倍我們都樂意!”

回憶到這裡,老村長感慨地說道:“誰能想到,改革開放的風吹到黃泥崴子之後,只過了五六年時間,你爺爺說的話就都應驗了!到現在都四十年啦,當年欠的賬我還十倍!”

兩三塊錢的欠賬,十倍也不過二三十元,村民們紛紛表示都按十倍來還。

趙國棟微笑著點頭說道:“來的時候,爺爺讓我拿這個賬本試試黃泥崴子的民風。如果大家不認賬,我轉頭就走;如果大家認賬,我就繼續和大家做生意,老規矩,只賒不賣!”

村民們一聽,腰桿子都不由得硬了起來。

不一會兒,村外便開來兩臺貨車,上面堆滿了米麵糧油和生活必需品。大家都看向趙國棟,等他說出賒賬的條件。

趙國棟指著東面的一片地說道:“等到沙棘果五十塊錢一斤時,我再來收錢,並且貨物的價格也是正常價,不多加一分錢。”村民們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那片沙棘樹是大家前年栽的,去年零星結了些果子,誰也沒太當回事。

沒想到趙國棟居然對沙棘果感興趣。村民們面面相覷一陣,便上前圍著兩臺車挑選起貨物來。趙國棟拿出一個新賬本,將賒貨人的名字記了上去。

很快,兩車貨物被村民們搬空了,趙國棟笑眯眯地擺擺手,坐上車離開了。有個村民看著自己堆得跟小山似的貨物,得意地說道:“沙棘果怎麼可能賣到五十塊錢一斤?你們太傻了,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為啥不多賒點?”

老村長白了他一眼道:“大城市的物價可貴著呢!人家要是沒把握掙錢,會跟你扯這個?他爺爺當年的預言可都成真了!”村主任接過爺爺的話:“他們這個行當是從‘賒刀人’轉化過來的,古時候叫‘卜賣’,據說是鬼谷子的傳人,估計是根據市場規律做出判斷,預測的準確性非常高呢!”

大家又閒聊了一會兒,這才帶著賒來的貨物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村主任八十多歲的爺爺就出現在他家的沙棘林裡,給地鋤草、鬆土、澆水。有人看到後,也跟著到自家沙棘地裡忙活起來。很快,全村人達成了一個共識:沙棘果的行情肯定會非常好,否則新一代的“賒刀人”怎麼會平白把東西賒給咱們呢!

到了冬天,紅燦燦的沙棘果掛滿了枝頭,村主任通知大家,今天有人來收購沙棘果,五十塊錢一斤!村民們吃驚又高興,吃驚的是,賒刀人的預言竟然成真了;高興的是,之前都不看好的沙棘果居然真的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賣完沙棘果,張國棟果然來了,村民們心甘情願地給他結算了賒欠的貨款。這還不夠,大家都期待地問他:“啥時候你再來賒東西?”

張國棟笑呵呵地說:“從明天起,我以第一書記的身份正式駐村,和大家一起振興黃泥崴子!”

村民們驚訝不已:“啊?你不是賒刀人?”

張國棟擺擺手道:“我爺爺是研究市場經濟的專家,我現在搞的也是這個專業。當年所謂的賒刀,不過是他老人家到農村考察時,變相扶貧而已。”

“太好了,你來這兒帶著我們幹,肯定能領著我們脫貧致富!”村民們紛紛鼓起掌來。

張國棟笑了,腦海中想起臨行時爺爺說的話:“有些扶貧幹部光靠熱情不講方法,把村民折騰得都沒信心了。其實要想振興鄉村,首先得把倒下的人心先扶起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特殊公益行動
下一篇: 十五張假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