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和老伴楊嫂是半路夫妻,兩人結婚的時候,都已經有了各自的孩子。老李有個兒子,楊嫂帶過來一個女兒。兩個孩子年齡差了兩歲,相處還算融洽。但老李和楊嫂兩個人卻經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吵個不停。
後來,兒子去哈爾濱讀大學,工作結婚後,便定居在了那裡;女兒大學畢業後嫁到了深圳,每次打電話回家,都聽到父母唇槍舌劍沒完沒了。
見父母還是一天吵到晚,兩個孩子一合計,決定把兩個老人分開贍養。
提前約定好了時間,那天,妹妹一早就趕了回來,腳還沒邁進大門,就聽到了二老爭吵的聲音。
“老李頭,你又去買菸了是不是?你就抽吧,抽死你沒人管!”
“你怎麼說話的?我不就是抽個煙嗎?怎麼說得那麼難聽?”
快中午的時候,哥哥也趕了回來,楊嫂提前準備好了飯菜,準備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沒想到老李卻不省心,才吃了一口,就皺起了眉頭:“老太婆,我們家的鹽不花錢嗎?”
“不花錢你去買!”楊嫂沒好氣地回道,“你愛吃不吃,哪來那麼多廢話?再說了,這菜是做給兩個孩子吃的,又不是專門給你做的!”
眼看著兩個老人火藥味越來越濃,兩個孩子分開贍養兩個老人的決心越發堅定了。
哥哥訂的是第二天一早去哈爾濱的機票,妹妹訂的是明天下午去深圳的機票。
第二天一大早,楊嫂就起來準備早餐,老李卻不知道跑哪兒去了,直到飯點還沒回來。眼看著就快到出發去機場的時間了,一家人急得團團轉。就在大家準備分頭去找他的時候,老李提著一大袋東西緩緩走了進來。
楊嫂氣沖沖地跑過去,扯著嗓門喊道:“你一大早幹什麼去了?知不知道大家都在找你?”
老李今天卻難得沒有跟她吵,他耐心地解釋說:“家裡的醃香椿吃完了,我聽閨女說南方沒有這東西。我尋思著你好這口,就挨家挨戶去找了點兒,但你有高血壓,可別吃多了……”
楊嫂沉默了一會兒,她沒說啥,跑回屋裡,拿了雙棉鞋出來,塞到老李手裡:“東北冷,冬天別出去瞎逛;不然你那雙臭蹄子又要生凍瘡了。”
老李沒接話,只是一個勁地點頭,楊嫂接著說:“以後少抽點菸,省得你那破鑼嗓子一到晚上就咳個不停,影響孩子們休息……”
說完,楊嫂趕忙催促道:“孩子,東西我都給你爸收拾好了,你們趕緊走吧,等下怕是要趕不上飛機了……”
老李站在原地不肯走,還想說點兒什麼,楊嫂卻把頭扭了過去,女兒看到媽媽眼睛裡竟然閃爍著淚花。
這一刻,女兒似乎明白了什麼,連忙開口說:“媽,真不好意思,我剛剛接到老公的電話,他說我公公婆婆要來家裡住一段時間,你看要不晚兩天我再來接你?”
老李一聽急了:“那怎麼成呢?你媽一個人在家算怎麼回事呀?”
妹妹趕緊給哥哥使了個眼色,哥哥立馬心領神會,說:“爸,真是不巧。你兒媳婦剛剛給我發資訊說,我岳父岳母過來看外孫,要在家裡住一段時間,家裡一下子也住不下那麼多人,要不……”
“沒事!”老李一聽,趕緊擺了擺手,一直緊皺的眉頭,一下子舒展了開來,“既然親家來了,那就不能怠慢了,我跟你媽在家沒什麼事,你們趕緊去忙吧!”
“是呀,你們趕快回去吧。”楊嫂也接話道。
從此,再也沒有人提起分開贍養的事,老李和楊嫂依然是吵個不停。兩個年輕人似乎明白了,父母間的爭吵,不見得一定就是感情不合,只是兩個不會表達愛的人的笨拙表達罷了。逢年過節,他們總會拖家帶口一起回來看望兩個老人,吵鬧聲裡,不時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