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苦核桃

[ 現代故事 ]

靠山屯地處偏僻,資源匱乏,經濟不發達,經過數年的精準扶貧還是有差距。

靠山屯村主任許栓甚是著急,日思夜想都是怎樣才能把靠山屯建設成美麗鄉村,可辦法想盡,卻還是苦無良策。

靠山屯有一棵古老的核桃樹,據說是許栓爺爺的爺爺親手栽下的,已經有兩百多年曆史了。這棵老核桃樹枝繁葉茂,每年都能結出滿樹的核桃,可怪就怪在這棵樹結出的核桃又苦又澀,還略帶一絲臭味,難以入口。若不是祖輩傳下來的,加上它的枝葉為村裡人遮陰納涼,許栓早就把它砍了當柴火燒了。

又到了苦核桃成熟的季節。幾個孩子在老核桃樹下玩耍,一個個弄得灰頭土臉。

這時,從遠處的大路上走來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只見他腳步踉蹌,好像隨時都可能倒下。乞丐艱難地走到老核桃樹旁,似乎是再也堅持不住了,一下子跌倒在路邊。

小孩子淘氣,許栓的兒子許小栓更是人小鬼大,他眼珠子一轉,小聲對幾個小夥伴說:“這個要飯的還活著,咱們砸苦核桃喂他,看他吃不吃。”幾個孩子齊聲叫好,於是就一起上前,七手八腳地把乞丐連抱帶拖地移到核桃樹下,然後爬上樹,摘下不少苦核桃,剝開果皮,砸開硬殼,把核桃仁塞進乞丐的嘴裡。那乞丐不知是餓極了還是怎麼,居然不嫌那核桃仁又苦又澀,竟嚼了起來,又咽了下去。

第二天,許小栓領著幾個孩子又來了。這時,乞丐還是躺在樹下,他雖然還不能開口說話,但神智顯然比前一天清醒多了。孩子們圍著乞丐,問他苦核桃好不好吃。乞丐說不出話,只微微地點了點頭。於是,許小栓對小夥伴們擠了擠眼,努了努嘴兒,幾個孩子心領神會,又像昨天那樣,把從樹上摘下來的苦核桃仁塞進那乞丐的嘴裡。

山裡人淳樸,許栓見乞丐可憐,就在老核桃樹下為他搭了一個遮風擋雨的茅棚,又為他送來了衣服和食物。見孩子們老砸苦核桃給乞丐吃,許栓對他們好一頓罵,叫他們不要再捉弄乞丐。許小栓本來就很淘氣,平時他爸爸越是不讓他做的事,他就越是要做。趁大人不在,他又領著小夥伴們砸起了苦核桃,不管那乞丐吃不吃,硬是把核桃仁朝他嘴裡塞。

乞丐卻像是吃到了美味佳餚,居然來者不拒,把孩子們塞進嘴裡的核桃仁全都嚼碎嚥進了肚裡。

如此這般地過了十來天。這天半晌,許栓路過老核桃樹下,突然聽見有人說話:“兄弟,進來坐會兒吧!”

許栓扭頭一看,早先奄奄一息的乞丐,現在卻神清氣爽地站在茅棚前,不僅說話流暢,起坐行走都和常人一般無二。許栓又驚又奇,不明白一個在鬼門關前晃盪的人是怎樣回到陽間來的。他帶著疑問走進茅棚,和乞丐聊起了天。

乞丐告訴許栓,自己名叫喬炳光,本是古城名醫喬一帖的第九代傳人。祖輩曾為清朝治過病,只一帖藥,就藥到病除。嘉慶皇帝一高興,就賜給喬家一塊匾額。從此,一帖堂就成了喬家診所的金字招牌。可是傳到喬炳光這一代,他卻沉溺於賭博,不肯鑽研祖輩傳下來的精湛醫術。一帖堂的生意一落千丈不說,他還把一個病人給治殘了。一場官司打下來,搞得他傾家蕩產,醫師執業證書也被吊銷了。妻子絕望之下和他離了婚,帶著孩子回了孃家。

在古城混不下去了,喬炳光只好遠走他鄉。流浪中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病,頭面浮腫、上肢疼痛、吞嚥困難、氣短失聲,弄得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那一日流浪到靠山屯再也支援不住,倒地不起。沒想到,在靠山屯住了十幾天,他的病居然莫名其妙地好了。

喬炳光眼含熱淚對許栓說:“兄弟啊,我雖然不知道我的病是怎樣好的,但我卻知道是靠山屯救了我,我真不知道該怎樣報答你們。”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柳葉帽
下一篇: 現實中的模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