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藥誅倭

[ 現代故事 ]

一、深夜出診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十月,濟南城淪陷,一時間,整座城市陷入一片腥風血雨之中。

大明湖畔有一家仁和藥店,店老闆名叫袁繼祖。此人祖籍東北,中藥炮製技術十分精湛,醫術可謂是登峰造極。日軍佔領濟南後,袁繼祖堅持開門營業,他知道,戰爭年代,或許有用得著他的時候。

這天晚上,已經過了子夜時分,一陣輕微而急促的敲門聲傳來,袁繼祖被驚醒了。這個時候有人來敲門,肯定是有緊急情況發生。他顧不得多想,急忙爬起身,疾步來到門口,隔著門板低聲問道:“誰?”

門外的人低聲應道:“我是侯佔庭,袁大夫快開門!”

侯佔庭是同城慈悲堂藥店的老闆,他們兩家藥店相距不遠。雖是同行,但兩個人平時鮮有來往,這麼晚了他來幹什麼呢?

袁繼祖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啟了門。

門一開,侯佔庭就擠了進來,一臉焦急地說:“袁大夫,情況緊急,就直說了。我收留了一名國軍將士,他被日本人打傷了,現在就在我家裡,生死難料啊!”

在袁繼祖眼裡,侯佔庭醫術一般,口碑也不是很好,自己打心眼裡有點兒瞧不上他。日本人下令,凡是私自收留、救治抗日分子者,都以死罪論處。因此,袁繼祖聽了侯佔庭的話,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

沒想到,此人心中竟有如此大義!

可他轉念又想,現在是非常時期,城裡情況複雜,凡事不得不多幾分小心。於是,他裝作一副為難的樣子,說:“侯老闆,你自己就是大夫,像這種事兒,還來找我做什麼?”

聽了袁繼祖的話,侯佔庭一臉尷尬地說:“袁大夫,您就別羞臊我了。我那點本事,您又不是不知道,治個頭疼腦熱、跑肚拉稀的還行,要是真遇上個棘手的,那還得是您出馬啊!”

侯佔庭的這番話倒是發自肺腑。此時此刻,袁繼祖已顧不得多想,當即背起藥箱,就要跟著侯佔庭出門。就在這時,一個身材挺拔、長相俊朗的小夥子從裡屋走了出來,正是袁繼祖的獨子袁振邦。

袁振邦從小跟在父親身邊學習,多年來,已經深得父親中藥炮製跟醫術的精髓。成年後,又去同濟醫工學堂學了幾年西醫,掌握了一手中西醫結合的本事。袁家的紅傷藥原本就大名鼎鼎,袁振邦結合西醫的研發炮製方法,使療效更進一步,成為治療外傷的回春良藥。

剛剛父親跟侯佔庭的談話,袁振邦在裡屋都聽到了,出於擔心,他走出來說:“爹,現在外面很亂,我跟你一起去吧!”

袁繼祖又何嘗不擔心自己的兒子?他想都沒想,衝袁振邦搖搖頭,示意他留下來守好藥店。不等兒子再說話,他已經走出店門,跟侯佔庭一起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昏暗的街道上空無一人,在夜色的掩護下,侯佔庭帶著袁繼祖穿過一條偏僻的小巷,很快來到了侯家的後門。侯佔庭把袁繼祖讓進院子,領他走進了一間屋子。

房間內有一張床,床上躺著一個人,袁繼祖藉著燈光湊近一看,心裡頓時“咯噔”一下。只見那人四十幾歲年紀,因為發燒的緣故,臉已經紫成了豬肝。他的呼吸短促而沉悶,已經陷入了昏迷狀態,生命危在旦夕。

袁繼祖趕緊開啟藥箱,從裡面拿出一包中藥來,遞給身邊的侯佔庭,說:“這是附子人參湯,你趕緊拿去煎了給他服下,或許還能救他一命。”

看著袁繼祖手中的藥,侯佔庭卻面露難色,遲遲不肯伸手去接。作為大夫,他當然知道,附子含有烏頭毒,一丁點兒就足以要人的性命,一般人誰敢拿來入藥?

袁繼祖看出了侯佔庭的顧慮,解釋道:“附子是獨特手法炮製過的,毒性已大大降低,此藥有還陽救命的功效,你放心拿去煎來就是。”

袁繼祖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侯佔庭只好硬著頭皮接過藥包,出去煎藥了。

袁繼祖開始為那人處理傷口。傷口在他的小腹處,顯然是炮彈彈片造成的。傷口大且深,透過傷口,幾乎能看到肚子裡的腸子在蠕動。袁繼祖緊皺著眉頭,小心處理著傷口,心中對此人充滿了敬重之情。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一畝三分地
下一篇: 柳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