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燒餅

[ 現代故事 ]

小鎮橋頭有一個簡易木棚,是家燒餅店,店主是個中年啞巴,大家就把這店叫作啞巴燒餅店。

那年冬天的一個早上,正是孩子們上學的時候,店門口圍滿了來買燒餅的孩子。很少有人注意到,離店子不遠的地方,有個七八歲的小女孩,牽著奶奶的手,正羨慕地注視著買燒餅的同學。等所有孩子都買上燒餅走了,那位老奶奶才走過來,走幾步,又回頭招呼孫女:“丫頭,你過來,別怕!”孫女這才跟上來,但頭一直垂著。

老奶奶到了店主跟前,四下裡看看,確定周邊沒有其他人,才說:“大哥,求您個事,您能不能每天給俺孫女賒兩個燒餅,等她媽媽回來了,到時給您結總賬……”

老奶奶沒想到,店主又聾又啞,只見他笑著伸出一根手指頭,用手語表示:燒餅一塊錢一個。其實他與顧客的交流就這麼多,你要買多少燒餅,就伸出多少指頭,至於說話,他是一句也聽不見。

這可急壞了老奶奶,孫女也急了。啞巴店主用手語示意,詢問她倆要幾個燒餅。老奶奶只好提高聲音說:“我是對河許村的,我兒子肝癌,去年走了;媳婦出門打工去了……”老奶奶說著,哽咽起來:“可憐我孫女,想吃燒餅……”

啞巴店主看老奶奶一臉苦澀,心想是不是來乞討的?於是他趕緊裝上一袋子燒餅,遞給老奶奶,老奶奶卻不肯接。

正巧這時,一輛計程車停在了店門口,司機下來買燒餅,他是這兒的常客,對啞巴燒餅店的情況瞭如指掌。剛才老奶奶那席話他全聽見了,只見他返身從車內拿出紙筆,在上面寫了一行字,遞給啞巴。

啞巴識字,他一看那行字,才明白老奶奶的意思,連忙對老奶奶頻頻點頭,意思是說:我知道了,可以!同時他麻利地包上兩個燒餅,遞給了小女孩,然後又把先前的那一袋塞進老奶奶的懷中。

這回,老奶奶沒有推辭。走之前,她用手指做出在賬本上寫字的動作,再三示意啞巴把賬記上,然後又對那位開計程車的司機說:“謝謝這位大哥,今天多虧了您!”

司機笑了笑,撫摸著小女孩的頭,輕聲說道:“好好讀書,聽奶奶的話。不早了,快上學去吧!”

小女孩點點頭,跟奶奶說完再見後,就捧著燒餅往學校走,邊走邊吃起來。老奶奶看著,眼淚不由得落了下來。

打那以後,小女孩每天早上都會趁同學們走後,悄悄來到燒餅店。啞巴店主便會遞給她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目送她去上學。

一晃進了臘月。這天,又到了小女孩來拿燒餅的時間,可她遲遲沒有來。啞巴店主一直惦記著,心想,一定是她家裡有事沒去上學,明天肯定會來的。然而第二天,小女孩仍然沒有來。接連好幾天,都不見小女孩的蹤影,啞巴店主擔憂起來,但他每天仍然按時包好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等著小女孩到來。

很快就要放寒假了。這天,燒餅店快要打烊時,一位行色匆匆的中年女子走了進來,啞巴店主不好意思地一笑,攤攤手,表示燒餅已經賣完了。女子笑了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張紙,紙上寫有一行字:“我是來結賬的,感謝您給我丫頭賒了這麼長時間的燒餅。”

啞巴店主這才明白過來,又驚又喜,急忙搖頭、擺手,意思是:這點事,就別提了。

而這時,女子已從包裡掏出兩百元錢塞了過來。啞巴店主不接,拼命搖頭,似乎是說:太多了,哪要這麼多錢!女子見狀,乾脆把錢放在揉麵的案板上,走了。

啞巴店主趕緊追出去,臘月裡街上非常熱鬧,一眨眼工夫,那女子就隱沒在人流中。啞巴店主愣愣地站在那兒,他後悔剛才沒向這位女子打聽她女兒的情況:丫頭為什麼沒來上學了?她還好嗎?

啞巴店主雖然一直惦記著小女孩,然而自此之後,他再也沒有了小女孩的任何訊息。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聽力問題
下一篇: 善心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