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

[ 現代故事 ]

在皖西農村,青年男女經媒人介紹後,女方家人要到男方家裡“看家”,一是看家裡經濟條件,二是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薛梅與楊成經媒人介紹後,對彼此的印象都還不錯,於是,薛梅的母親和幾個親戚帶著薛梅到楊成家“看家”。楊家趕緊打掃衛生,購買待客的魚肉海鮮、菸酒糖茶,又請了左鄰右舍的女眷來陪客。

楊成家正房是三層小洋樓,周圍圈著一個大四合院,住宅寬敞,窗明几淨,院內種滿了花草,一眼就能看出是個殷實人家。對比他家院外兩間快要倒掉的鄰家小棚屋,更顯得體面闊綽。

楊成家有四口人,父母種莊稼、養魚,楊成在鎮裡的磚瓦廠打工,還有一個小妹在讀初中。嗑瓜子、喝茶、聊天,看得出,薛家人對男家的情況很滿意。突然,薛梅問楊成母親:“阿姨,您家附近有超市嗎?我想去買點兒東西。”楊成的母親連忙說:“出大門向右走三百米,路邊有一家‘家樂’超市。讓楊成陪你一塊兒去吧。”薛梅不好意思地說,她要買的是女性用品,委婉地謝絕了楊成的陪同。

屋子裡的人越聊越熱乎,楊家人開始張羅做飯,這時候,薛梅回來了,奇怪的是她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一進屋就對母親說,自己有點兒事,需要提前回家,這次拜訪到此結束。

兩家人都驚呆了,楊成急忙挽留,薛家人也批評薛梅不懂事,薛梅卻堅持說:“要留你們留,我自己先走。”說完,果真一個人走了。

這一下,薛家人只好訕訕地告辭,一邊滿口承諾一定不會耽誤兩家的好事。

沒想到的是,薛家人回去後很快給媒人打電話說,這事兒吹了,薛梅說對楊成沒感覺。

這真是當頭一棒!楊家只得又託媒人到薛家說和,說感情是慢慢培養的,一見鍾情反而不可靠。原來,楊家人對薛梅的外貌和聰慧勁兒十分滿意。可是媒人和薛家溝通後卻回覆說,薛梅說了,兩家的婚事絕沒有可能,別再費心了。

楊成全家百思不得其解,開始懷疑是薛梅去超市買東西時,超市老闆說自己家壞話了。

楊成父母怒氣衝衝地跑到超市“興師問罪”,超市老闆卻賭咒發誓地說,根本不知道誰是楊成的女朋友,對前兩天來買東西的陌生女孩也沒什麼印象,除了客套話,一句閒話沒和姑娘說過!

這件事鬧得四鄰皆知,媒人只好再次登門詢問薛梅,一定要一個答案,省得婚事不成,再害得楊家四鄰不和。

薛梅不得不給楊成打了一個電話,劈頭就問:“你家旁邊那個窩棚裡,住的是你八十多歲的奶奶吧?那天去超市我見到她了,還送她回了家。”

原來,看家那天,薛梅從超市回來的時候,看見一位駝背的老奶奶拎著一塑膠桶清水,走幾步歇一次。薛梅問老人,你家沒有水井嗎?你的孩子為什麼不來拎水?老奶奶的眼裡湧出了淚水:“他們不給我打井,也不給我拎水。”

原來老奶奶就住在楊成家隔壁的小棚屋裡,薛梅幫助老人把水拎回家,見屋裡有一口用磚頭壘砌的鍋灶,一張小床上堆滿破破爛爛的衣服,一股燒柴草的煙味燻得人無法呼吸,而牆上的相框裡掛著楊成全家的照片,原來這位老人正是楊成的奶奶!

薛梅儘管對楊家的條件十分滿意,卻還想獨自去超市訪聽一下楊家的口碑,在超市卻沒找到機會,這會兒當然要問清楚,得知楊成的父母對老母親特別不孝,從不拿贍養費不說,老人屋子漏雨,修房時想去楊家臨時借住十幾天都不行……這樣的人家,好姑娘怎麼肯嫁進門呢?

再說楊成,聽了薛梅電話裡的述說,臉立刻就紅了,默默結束通話了電話……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職場兩重天
下一篇: 抹不掉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