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不好的牆

[ 現代故事 ]

張亮住在縣城,可他挺孝順,每個週末都回村看父親。這個週末,張亮在老家發現牆邊的老棗樹掛棗兒了,就忍不住打量起院牆來。院牆是父親用樹枝扎的,漂亮卻難防人,已經有好幾個洞。兒子小虎愛吃棗兒,可得保護好。

張亮和老婆一塊來到村後,專門找了些粗壯的枝條拉回家。兩個人,一個插棍,一個扎樁,把那幾個洞補了個嚴實。

臨走時,父親早已把提前摘的早熟的棗兒裝了小半布兜:“給小虎吃,這是最好的。”張亮看著樹上的棗兒,估摸著再過十天半個月就可以大獲豐收了。

一週後,張亮和老婆還沒出門,父親的電話就打來了:“這幾天天氣好棗兒熟透了,我給小虎帶來了,正在公交車上呢。”張亮撂下電話,趕緊開車去車站。父親從沒獨自坐公交來城過,今天“千里送棗兒”,可不能怠慢了。

順利接站,張亮把父親帶到小區。父親進家第一句話就問:“小虎呢?”張亮“哦”了一聲:“去上聲樂課了,很快就回來。”果然,沒一會兒小虎就回了家。

父親從包裡掏出一袋棗兒,遞給小虎說:“嚐嚐你在城裡買不到的脆棗。”小虎看見棗兒,眼睛一亮,抓起幾個往兜裡一塞,從冰箱裡又取出一盒奶,拿在手裡說:“爺爺,我還有個美術班,先失陪了。”父親擺擺手,笑著說:“去吧去吧。”

父親坐了一會兒,兜裡的電話響了,是鄰居打來的。張亮隱約聽見,鄰居說家裡的水龍頭忘關了。老張說著就站起身,挎上書包要下樓。

要說進城,父親在村口等車還可以。可回村要坐公交,父親怎麼能找準班次。張亮拉著父親的胳膊,好說歹說,要開車送他回家。父親沒辦法,答應下來。

張亮開著車,帶著父親很快就到了鄉下。進了村子,即將拐進衚衕時,父親提醒道:“按喇叭,衚衕裡有雞……”張亮邊按喇叭邊進了衚衕,果然看見鄰居的雞都貼到牆根去了。

到了家門口,張亮把父親扶下車。猛然發現,前幾天和老婆堵的窟窿,又被破壞了。張亮不由地往棗樹上一瞅,天,一個小孩子正坐在樹杈上呢!張亮看了下樹上的棗兒,大部分已經沒有了。

張亮來了氣,盯著樹上的孩子喊:“滾下來!”父親擋在張亮前邊,說:“別怕啊孩子,爺爺扶你下來,剛才按喇叭,你沒聽見嗎?”

張亮聽父親這樣說,感覺情況不對。張亮看了眼水龍頭,也好好的呢。

小孩子在父親的幫助下,從樹上往下出溜,邊出溜邊說:“剛才我想下樹呢,褲子被鉤住了。”

張亮盯著父親,一臉不明白。父親嘆了口氣:“想啥呢,沒關水龍頭,是我和鄰居提前說好的,目的就是找藉口回家。院牆的洞,也是我故意留的。”張亮就更不明白了:“故意留?上個星期你不是還熊那些偷棗的孩子嗎?”

“孩子和孩子不一樣。”父親說,“那幾個大孩子臉皮厚,進家如掃蕩,不熊著點容易做過分的事。今天大孩子補課,幾個小學生在家,他們相對‘乖巧點,所以我就放開讓他們進來。”

張亮還是不明白:“你不是一直把棗兒當寶貝,留給孫子吃嗎?”父親點點頭:“我以前是拿棗兒當寶貝,省著給孫子吃。可孫子一年都跟我掛不了兩次面。我都七十多了,還能見他幾回?”

父親說上了勁兒:“我現在想開了,誰家的孩子不是孩子。上咱家院裡來摘棗兒,就能跟我說幾句話,拌幾句嘴,我就打心眼裡高興。這棵棗樹,起先是怕別人來摘棗兒,現在我是盼著孩子來摘棗兒。他們來摘棗兒,就是給我這個老頭子送’團圓、送‘幸福啊……”

張亮有些恍惚,感覺自己把盡孝想簡單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暖“薪”行動
下一篇: 地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