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平第一次走進劉家橋村,眼睛就看不過來了。這裡青山環繞,古木參天,和他退休之前的林場環境十分相似。他來到此,有一種虎歸山林的感覺。61歲的他,退休以後在兒子媳婦家裡如坐針氈,怎麼都不自在,就想重新找個老伴,熱湯熱水地歡度餘生。
這會,還沒有看到相親對像馮四妹,他已經愛上了劉家橋。劉家橋屬咸寧十大最美鄉村之一,在咸安區桂花鎮,村民基本是漢皇劉邦的弟弟劉交之後,已聚居四個世紀,有“楚天民俗第一村”之稱。古木和民俗,恰是劉慶平最愛研究的事物。馮四妹是一個知名果園的主人,丈夫去世五年了,她也需要找一個老伴,一起打理果園。
過了兩個月,劉慶平就向馮四妹求婚了。他喜歡劉家橋這個環境,馮四妹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物件,但他也願意娶她了。她是他通向劉家橋村的一座獨木橋。劉慶平多情地想,劉家橋的古樹太多了,我來了,正好保護它們呀!
這種保護欲打哪兒湧出來的,是打他心坎兒裡,骨頭縫裡,完全是無法抑制地湧出來的!
一張結婚證,讓劉慶平來到了劉家橋村,和馮四妹過上了你挑水來我澆園的幸福。在對周邊環境熟悉以後,劉慶平開始管起閒事來,那就是護樹,他在村裡宣佈過他的職業:護林員!
聽到這個職業,村裡人都對他露出讚賞的表情,有點明白了這個退休老頭願意入住農村的理由。
劉慶平護的第一棵樹,是一棵榆樹,長在隔壁鄰居門口的拐角處,長大了,越發擋了道,樹主劉培權懶得砍,就往榆樹洞裡放上枯樹葉,澆上汽油,讓它焚燒起來,想等樹燒斷一截,就拿水澆熄火,再把樹身放倒。
樹洞裡噴出的熊熊火焰,很快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三三兩兩地圍觀不走了。挑著一擔橘子路過的劉慶平,心裡騰地冒出一股火氣,他大聲地嚷:“劉培權,你今年少說也有四十歲了,有生活經驗沒有啊?你打算燒斷它,再砍掉當柴火燒?恐怕火還沒有熄,樹一倒,就會砸傷幾個人呢!”
人們聽了,哄的一下散開去。劉培權聽了勸,拿沙滅了火,再去砍樹。劉慶平看到榆樹確實擋了道,知道樹必砍,覺得使命完成,走開了。
對於他的護樹行為,劉培權並不領情,背後說他多管閒事,在城裡待不住,卻到我們村裡來多管閒事。
過了一個多月,有幾個小孩子在一棵酸棗樹洞裡放火,想燻出一隻松鼠來。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奇怪的腥味,循著這股腥味,劉慶平帶著馮四妹一起找來了。一來到樹跟前,馮四妹就告訴他,這棵酸棗樹至少活了四百年,都有了靈性,不可傷害。
劉慶平就朝孩子們嚷開了:“你們下來,我要滅火啦。樹也是有生命的,把它燒疼了,就會枯死,它可是比你太奶奶的命還長啊!”
小孩子看到有大人來管,雖然頑皮,但還是離開了樹,看著劉慶平拎水去滅火,可是樹洞和周邊還是留下了一些燒傷的疤痕。
當天晚上,幾個燒樹洞的孩子都發生了面板過敏,面板乾燥瘙癢,稍微接觸到熱的空氣,就會更加癢,嚴重的人,折騰得一夜沒有睡成。
這裡面有一個小孩子,是馮四妹的親孫子。她按照老一輩的做法,去給酸棗樹上三支貢香,擺上瓜果,給樹神賠罪,還跪在地上,虔誠地磕了三個響頭。風吹過樹葉,沙沙有聲,彷彿在回應她的祈求。
當她爬起來,拍完灰,去河塘邊洗手時,發現一條蛇正在喝水,蛇尾還在酸棗樹洞裡呢,被燒糊了尾巴。她嚇得魂都掉了,但還是極冷靜地悄悄回家了。
難怪昨天燒樹洞,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腥味,再燒幾秒,那條蛇就會躥出來咬人啦。
劉慶平聽到這個事,說:“那還了得?我得去把樹洞堵上,今後孩子們還會去樹洞裡躲貓貓,被蛇咬了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