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時候,杏子的爸爸和媽媽收工回來了。
門前杏樹下,落了很多熟透了的杏子,母親很惋惜地皺了皺眉頭,彎下挺著大肚子的腰身,一粒一粒地拾了起來。
爸爸說:“我把熟透的摘下來吧。”
說著進屋拿了一個布袋,爬上樹,摘起杏子來。
杏子媽媽繼續在地上艱難地拾著杏子。
忽然,媽媽感覺肚子一陣劇痛,對爸爸說:“我肚子疼,想回去歇歇。”
爸爸說:“莫非是要生了?我去後院叫媽來。”說著,溜下樹,一路小跑地去找杏子奶奶了。
等母子倆吭哧吭哧地趕到時,杏子媽媽已經生了。
奶奶說:“真快啊!”
抱起孩子一看,是個女孩。
爸爸說:“媽,你給孩子取個名吧。”
奶奶透過窗戶,看到門外的大杏子樹,說:“小名就叫杏子吧,大名叫張杏。”
這天是1977年農曆五月初二,正是麥黃杏熟的時節。
時光飛逝,1995年夏天,杏子參加高考,考上了淮南礦業學院礦山機械專業。
四年後,杏子不僅拿到了大學畢業證,還獲得了寶貴的愛情關係。
杏子是河南人,杏子可以回平頂山,那裡有許多的煤礦,但杏子的物件李勇去不了。
李勇說:“我們一起去鄂爾多斯吧,那裡發現了大煤田,正在建很多大礦,搞煤炭的大有前途。只是條件艱苦了點,那裡是毛烏素沙漠腹地,冬天很冷,常有風沙。”
杏子平淡地說:“別人能活,咱就能活,咱又不比別人精貴。”
兩個人一起去了鄂爾多斯,進了同一座煤礦。
李勇是學採煤的,去綜採隊當了技術員,杏子當了機電隊技術員。
那是1999年,正是煤炭行業最不景氣的時候,很多煤炭專業的大學生都下海了,他們認為煤炭是夕陽產業,沒希望了。
很多工人也走了,井下缺乏大量勞動力。
礦長召開全礦動員大會,號召大家一起想辦法招聘工人,並承諾,誰招來一名井下工,獎勵一千元現金。
礦長還說,都說煤炭是夕陽產業,那是無知,在中國,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煤炭還是能源支柱,曙光就在不遠處。
杏子也是這樣認為的。
杏子主動請纓,回到自己的老家,大別山深處的那個小村子,走村串戶地遊說:鄂爾多斯的煤礦很好,都是大礦,都機械化了,不用人出力,也很安全。表現好的,三年就能轉成正式工人,更好的,還能提幹當領導。煤礦雖然暫時有點困難,但工資還是有保障的,每月20號準時開工資,還給交五險一金。這是進礦的最好時機,等到效益好了,普通採煤工每月掙兩三萬都有可能,到那時花錢你都進不去。
老家的村子很窮,大家都靠外出打工養家,其他行業也不景氣,很多打工人忙了一長年,也就掙個萬把塊錢。
連杏子的親弟弟山子都去了,又有杏子在,怕什麼?!
一下子報二十多人,這其中,有一半是光棍,這些人是抱著“闖關東淘金”的心態去的。
杏子的成績最大,光提成就兩萬多,杏子一分也沒要,都給了招來的老鄉們。
三年以後,煤炭業的春天果真來了,井下采煤工真能開到上萬的工資了,包括山子在內,十幾個表現好的人轉成了正式工。
這些人,每家都蓋起了兩層小洋樓,那是杏子那個鄉第一批成規模的樓群,在豫南的青山綠水間,很顯眼。
有了梧桐樹,就能招來金鳳凰,這群二三十歲的光棍們都找到了媳婦,並把她們帶到了煤礦。
十五年以後,杏子當上了機電科長,李勇當上了礦長,山子當上了採煤隊長,跟杏子來的那一批人,好幾個當上了副隊長。
他們都在鄂爾多斯最繁華的城區康巴什買了房子,還是同一棟樓,這棟樓外牆上寫著30號樓,杏子和他的老鄉們都叫它張灣村。
杏子老家的那個村子叫張灣。
按經濟能力,杏子完全可以住獨棟別墅,但杏子不,杏子還是選擇了30號樓,杏子喜歡和自己的鄉親們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