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濤是名剛入伍的武警戰士,為迎接新戰士,排裡特地舉辦一場聯歡會,聯歡會的主題別出心裁,叫“誰不誇俺家鄉好”。這樣的主題一出,聯歡現場別提有多熱烈了,誰的家鄉誰不愛,大家爭著上臺,說家鄉話、唱家鄉歌、誇家鄉的風土人情。排長笑眯眯看著,心裡高興。有了這樣的開頭,戰士們很快就會融進部隊這個大家庭。
這時整場聯歡會的高潮到了:家鄉美食大PK。現場準備了幾臺鍋灶和一應食材,新戰友們輪流上場,各自燒一道家鄉的特色菜,無論是大菜還是小吃,儘管獻上。什麼酸菜魚、青團、胡辣湯應有盡有,大家不僅笑口大開,胃口更是大開。
輪到齊海濤時,卻抓了瞎,他面對灶臺一臉尷尬。排長說:“海濤,是不是在家沒做過飯?沒關係,你說出來我幫你弄。”
齊海濤說:“報告排長,我在家做過飯的。我家鄉有道最好吃的美食,可我一時半會兒弄不出來。”
排長問:“要多長時間?”
齊海濤眨巴眨巴眼睛,說:“一個月吧。”
戰友們“譁”的一聲笑開了,這個說:“海濤,要不咱聯歡會開一個月好不好?一邊開一邊等你弄。”那個說:“海濤,哪有燒一道菜要一個月的,你莫不是吹牛吧?”
排長擺擺手,問海濤:“什麼菜要做一個月?詳細說說。”
海濤原本被戰友們笑得滿臉通紅,現在聽排長一說,忙挺直腰板,說:“我說的這道美食不是一道菜,而是一種佐料,叫小魚醬。我家鄉有一樣外地沒有的寶貝——爬巖魚。撈魚時要翻開水底的石頭,運氣好的話會發現一種一寸來長的小魚吸在石頭底部,就是爬巖魚。爬巖魚的肉有一種特別的鮮味,製成的醬特鮮特香,是我們家鄉菜的靈魂,無論是單吃還是燒肉煮魚時放一點,鮮得能咬掉舌頭。不過爬巖魚對水質的要求很高,量又少捕捉又難……”
海濤說到這裡兩眼放光,抿抿嘴,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戰友們也聽得心癢癢的。排長說:“我相信齊海濤家鄉的美食絕對了得,海濤,這頓小魚醬你先欠著,等有空了補給我們吃,大家說好不好?”
回應排長的是戰友們山呼般的喊聲:“好!”
齊海濤大聲說:“保證完成任務!”
時光飛逝,戰友們在快速成長,尤其是齊海濤,訓練勇猛、腦子靈活,很快就成長為一名優秀士兵。
這天部隊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拉練。訓練間隙有位外號叫“大吃貨”的戰友于欣找到海濤,神秘兮兮地說:“海濤,這兒有一個大水泡子,裡面好多石頭,你看看有沒有你說的那種爬巖魚。”
海濤跟於欣跑到水泡旁一看,立即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說:“沒有。”
於欣急了:“你都沒下水憑什麼說沒有?莫不是不想給我們弄小魚醬吃?不許耍賴哦,聯歡會那天我可是燒了肚包肉給你吃的。”
海濤說:“爬巖魚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而且它只吃一種水草,那種水草學名我不知道,我們家鄉人叫它黑魚草。眼前這個泡子不僅水渾,也沒有黑魚草,所以肯定不會有爬巖魚。”
於欣對美食有種異乎尋常的執念,聽海濤這樣說了,他還不肯放海濤走,說:“你告訴我黑魚草什麼樣,我一定要找到它,我也一定要吃到小魚醬。”說完忽然想到什麼似的,一拍大腿喊道:“你為什麼不叫家裡人寄一罐小魚醬來?”
誰知海濤搖搖頭,說:“那還有什麼意思?聯歡會上排長要求的是每個人獻上一道家鄉菜,要親手做才夠勁兒,叫家裡人寄那就失去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