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飯

[ 現代故事 ]

我友老餘,是一家大企業的老總,公司前些年效益不錯,但最近有點惱火,常有在火上烤著的感覺。而就在這個時候,哥哥從老家打來電話,說侄女兒考上大學了。這本是個好訊息,但老餘的妻子卻有點焦慮,因為這個好訊息意味著老餘又將新承擔供養一個大學生的壓力——哥哥伺弄的那三畝多地,就算每畝出一千斤穀子,也養不出一個大學生來。

最終,這就成了老餘的事。而最可氣的是,他覺得自己天經地義有這個義務。之前,把弟弟和妹妹從鄉村並幫他們找工作,直到現在還在為他們出面協調和解決各種麻煩,已牽耗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妻雖然從沒反對過,但心中多少有點不舒服——滿指望弟弟妹妹們脫手了,可以鬆口氣,誰知侄女兒又來了,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老餘感覺出妻的不愉快,提議說回老家走走吧,就當是散散心。

老家新通了高速公路,之前十幾個小時的車程,縮短到三個小時。老餘一路給妻子和女兒講著自己以往出來讀書時,爬拖拉機追汽車翻煤車,被車上的煤染成黑人的事,女兒聽得哈哈大笑,而妻的臉色更加深沉。

老家在半山坡上,母親幾年前因為在省城待不慣,吵著要回去,老餘重新修整了一下小院子。本來是請了設計師畫了圖的,最終卻因為母親這個不準動那個不準扔的各種禁忌,而最終變成了眼前這個新衫搭舊褲的樣子。但至少廁所改成了抽水馬桶,這讓妻子和女兒沒有了要去鎮上住賓館的衝動。

老母親很意外,責怪老餘也不打個招呼就回來了,讓她措手不及。要知道,以往知道他們要回來,她至少三天前就要做準備,有些東西,半個月之前就備下了。

老餘說:“不用麻煩,就做跳飯吧。”

母親說:“現在哪個還吃那東西啊!”

“久了沒吃,想了。”老餘很執拗地堅持。

母親見他很果決的樣子,於是滿臉疑惑地準備去了。

老餘拍拍玩手機的妻子和女兒,說:“走,我們幫忙去,做跳飯。”

兩人不太情願地起了身。

女兒問:“跳飯?是會跳的飯嗎?”

老餘笑笑,沒有回答。這反而引起了她們的興趣。

跳飯的主要原料是紅苕,還有少量的米。

妻不解地問:“不就是紅苕稀飯,苕多一點而已嘛。怎麼叫跳飯?”

老餘笑而不語。

紅苕洗淨削皮,放入鍋中。

米也淘洗乾淨,倒入鍋裡。米很快就像一群放生的小蝦,瞬間消失在紅苕縫隙裡。

母親拿起一個紅色的老土碗,在鍋的中央給它擠出一個位置放了進去,添柴點火,讓老餘看著,自己又撲前搶後,到屋子各處的箱櫃櫥屜勺盆和罈子罐子裡翻找雞蛋、臘肉、豆豉和泡菜。誰也想象不出,這間看似雜亂的廚房裡,還有序地躲藏著那麼多東西。這也是當初改建房子時,母親打死也不許動的原因。包括那座破舊無比卻乾淨得照得出人影的老柴灶,以及被歲月磨得失去了花紋和釉彩的老土碗。

幾十分鐘之後,整個廚房裡就充滿了一股柴煙和紅苕糾結在一起的特殊焦香味。

跳飯好了!

老餘讓妻子和女兒過來,像魔術師,更像給一個大專案揭幕,他鄭重地掀開鍋蓋。

蒸汽湧動噴薄,柴煙之中,一鍋金黃的紅苕之中,赫然托出一碗潔白晶瑩驕傲無比的米飯。

女兒高興地拍手,說:“好神奇啊!剛才的空碗,居然變出了一碗白米飯。”

老餘對女兒說:“這不是變出來的,是剛才淘進鍋裡的米在沸騰的時候跳進鍋裡沉澱下來的。那時候家裡米少,只能煮這樣的飯,給生病或做最重活的人。”

“為什麼不多煮一點?”

“因為我們的地只能種紅苕,五斤紅苕才能換一斤米,還得挑十幾裡地到鎮上換。”

女兒像聽神話一樣,把小嘴張成了“O”形。

老餘用帕子包著,把碗從鍋中端了出來,用看似很不在意的語調對妻子說:“從小到大,家裡吃跳飯次數最多的人,是我。媽媽說,讀書是最費腦殼的事情……”

他的語調很輕,但妻子卻覺得很重。前幾天,她看過一本書,上面寫:很多偏遠鄉村,把家庭有限的所有資源,都集中給了被認為最可能有出息的那個子女,讓他飛出去,然後來接濟和照看其他的家庭成員。這是這個家庭唯一的自救方式。

她看書的當時,還覺得這是一種渺茫的賭博。

而此刻,當她面對一碗熱氣騰騰的跳飯時,所有的疑惑和不以為然,都化為一聲嘆息……

那天晚上,她做了個夢,夢見老餘從一個深坑裡向上爬,滿頭大汗,腦門和脖子上的血管,就像一根根即將爆炸的蛇。

他努力地往外爬,身體下面,拖著一根繩子,繩子上拴著弟弟妹妹和侄兒侄女們,一個個大氣不敢出,緩慢地往上掙扎著……

她輕輕拍拍老餘,小聲說:“明天早晨,我們去大哥家裡看看吧。”

老餘沒有回答,似乎睡得很沉。

她悻悻然把頭望向窗外。

窗外的月亮,像一碗白森森的跳飯。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會叫的驢
下一篇: 祝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