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省報記者李大帥接到投訴電話,跟上次一樣,還是投訴那群野豬。投訴者劉老漢稱,自家與其他村民家剛成熟的幾十畝土豆又被野豬拱了,隨後還給李大帥發來現場影片,果然慘不忍睹。
劉老漢是響沙鄉松木園村南坡灣人——南坡灣是個由幾十戶人家組成的小山村,村子地處深山老林,沒有水田,以種山地為業。前些年,村民種的土豆、玉米、瓜果年年豐收,日子也還過得去。近幾年野豬成災,家家動不動顆粒無收,松木園村很快淪為全市有名的貧困村。劉老漢告訴李大帥,我們辛辛苦苦種的莊稼都讓野豬毀了,卻只能乾瞪眼。豬個個膘肥肉滿,人個個黃皮寡瘦;野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物件,野豬個個揚眉吐氣,村民個個垂頭喪氣,我就不明白了,人咋不如野豬了呢?
聽完老漢的投訴,李大帥又著急又好笑,忙安慰老漢,說自己馬上跟政府方面聯絡,安排人進山獵豬。
隨後,李大帥撥通鄉政府扶貧組電話,再次轉達了村民的呼聲。扶貧組長在電話裡叫屈,說野豬是國家林業局規定的“三有”保護動物,必須經過林業部門批准才能捕殺,報批手續複雜。而且,每次組織公安部門和地方獵人獵殺的花費都不少,鎮政府無力承擔。再說,現在也還沒到獵殺的季節——這滴水不漏的說辭讓李大帥無可奈何。
李大帥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因報道多起反映民生問題的新聞而被譽為“民之喉舌”。數月前,他接到劉老漢反映的豬災後,立即從省城去南坡灣採訪,並很快撰寫出題為《:恩昌南坡:野豬人口搶食,救救我的父老鄉親!》的新聞,刊登在省報上,引起了很大反響。當地政府看到新聞後,主動派扶貧組長跟他聯絡,答應儘快採取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話雖說得好聽,可沒見啥動靜,這不,才過了三個月,他又接到了老漢的求救電話。
李大帥再赴深山,回來後寫了一篇題為《恩昌南坡:野豬拱出了一塊真假為民的試金石!》的新聞刊發在省報上。這篇新聞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視,省長責令林業廳和公安廳組成工作組,討論野豬防治問題,邀請李大帥全程跟蹤報道。一系列調研後接連開會討論,卻沒有討論出更有效的辦法,看來短時間裡仍消除不了“豬災”,這讓李大帥心急如焚。
這天,李大帥開啟電腦,桌面上彈出今日猛料頁面,頭條是題為《會飛的野豬》影片。他點開連結,影片中畫面唯美:藍天白雲、松濤陣陣,一頭頭野豬騰空而起,從一道懸崖飛到另一道懸崖上。影片點選率過百萬,留言者很多。李大帥沒把這事當真,笑笑作罷。
又過了兩天,李大帥又看到了《母豬上樹》的影片。見一頭大約兩百斤重的野豬如履平地般走在樹上。他心說,現在的人啊,為了點選率啥都幹得出來。正要關掉頁面,突然見頁面上彈出了一行大字:想親眼目睹母豬上樹的奇觀嗎?請到野豬俱樂部來!
李大帥一愣野豬俱樂部?自己咋沒聽說過?仔細看這些影片,也不太像“特效”,他撥通了頁面下方的聯絡電話。
接電話的年輕小夥子姓劉,證實說這些影片千真萬確。卻不說是在哪裡拍攝的,只說為野豬俱樂部做前期宣傳。
小劉的話讓李大帥心裡一動,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冒出來——他立即驅車前往南坡灣。劉老漢帶著兒子劉殿迎接了李大帥,略作寒暄後,李大帥直奔主題,說你們這裡野豬多,可以借鑑影片的創意,做點兒文章。他的話讓劉老漢聽得直搖頭,而劉殿卻捂著嘴偷笑,說,李叔叔,您想做啥文章?李大帥將想法和盤托出,劉殿立刻擊掌叫好:真是英雄所見略同!隨後,他拿出一部照相機,開啟預覽,裡面有很多關於野豬的影像——今日頭條上的影片正是他的傑作。
李大帥和小劉做通了劉老漢的工作,幾個人商量一番後立即分頭行動。
不久,由省林業廳牽頭,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聯合召開野豬防治專題會議,決定授權劉殿承擔響沙鄉野豬綜合治理工作。劉殿立刻組建了野豬綜合治理公司,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僅控制了野豬危害,還讓村民脫貧致富了。
三年後,野豬綜合治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南坡旅遊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這事兒驚動了省領導。
這天,報社領導通知李大帥,省領導要考察南坡旅遊公司,讓他全程陪同,他愉快地答應了。
大巴下了高速公路,拐上了通往大山深處的水泥路。見路兩邊嶺壑幽美、風景如畫,領導們紛紛讚歎。
一個多小時後,車開進了南坡旅遊度假村,劉殿帶著講解員迎接考察團。一番禮節性寒暄後,講解員簡單介紹了一下行程,然後引著大家往景區裡面走。
走了沒多久,來到了一個小山洞。講解員說,洞口處可以看到母豬上樹奇觀,屆時請大家不要出聲。說話間穿過了山洞,來到了一道略傾斜的墨色玻璃封閉廊道中。只見廊道前有一條小溪,上方長著一棵很大的樹。講解員示意大家噤聲,眾人便屏聲靜氣等待。不一會兒,一頭健壯的野母豬帶著六七頭小豬爬到樹上,然後大搖大擺地走到樹頂,紛紛跳到溪對面的山崖上。
見母豬走遠,大家議論紛紛,說奇了怪了,咋母豬上樹如履平地呢?講解員聽了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