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拍照,他失足落入懸崖,幸好被一棵崖面上的松樹接住。但這裡上不巴天下不巴地,沒有水,又遇上30多攝氏度的高溫,他是如何獲救的……
失足落崖
32歲的劉權在安徽省滁州市徽商銀行工作,是個攝影愛好者。2007年6月23日,他利用雙休日專程到安徽省天柱山風景區去旅遊攝影。
天柱山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境內的大別山南麓,因春秋時屬皖國封地,故又名皖山,安徽省的簡稱“皖”就是從此而來。天柱山山勢雄奇,特別是天柱峰,巨大的峰體如南天一柱頂天立地,人在它面前會產生無限遐思。劉權以前來過天柱山幾次,這一次,他是專程來天柱山的蓬萊峰拍照的。
來到蓬萊峰頂,劉權早被天柱勝景吸引住了,忘了自己身處險境。當天下午2點30分左右,為拍一棵長在懸崖石縫中的奇松,劉權選了幾個角度都不滿意。崖頂上只有兩三米寬,還有山風獵獵,加上連日陰雨,有些石頭上長出了青苔,人不小心踩上去明顯有些滑,而大意的劉權根本沒注意腳下,為了取景,他一再地往後退著。忽然,腳下一滑,順著崖面就溜了下去,他心裡一涼:完了!
艱難自救
當時劉權完全蒙了,頭腦中一片空白。忽然,他感覺腳下猛地一彈,然後整個身子橫了過來。他心中一驚:難道腳下有東西?來不及多想,伸手胡亂抓住那個東西,直到好幾分鐘之後才慢慢驚醒過來。仔細一看,自己碰巧墜落在了一棵橫長在懸崖壁上的松樹上面。劉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還沒死,真是命大啊!
劉權在松樹上挪了挪身子,覺得並沒受傷,但他往上一看,懸崖頂離自己有十幾米高,而且崖面上光禿禿的什麼抓手都沒有,根本就不可能爬上去;低頭往下看,身下就是懸崖,自己離懸崖底部少說有100多米!他想到打電話求助,但裝著手機的攝影包早和照相機一起落下了懸崖,他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看來,唯一的辦法是向上面呼救。於是他使勁向懸崖上面喊道:“有人掉下了懸崖,救命啊!”但劉權喊了好半天,也沒有人應答。
就在這時,一陣山風吹來,劉權身下那棵不大的松樹隨風晃了起來。那棵松樹只有茶杯口那麼粗,且因為生長在崖面上的石縫中,根系扎得不深,現在,樹上墜著一個人,一陣山風吹過,那棵松樹隨時都有彷彿從崖面上脫落的可能。劉權驚出了一身冷汗,連忙往樹的根部挪去,這才穩了一些。
劉權繼續朝崖面上呼救,但是,一是因為蓬萊峰比較險峻,平時上來的人就不多;二是他所在的位置跟崖面呈90度直角,一般遊人來到懸崖上面,一心只看著腳下,誰沒事往懸崖下面看?所以直到天色近晚,好幾個小時過去了,也沒有人發現劉權。劉權知道,這個時候遊客們都下山去了,看來自己要在懸崖上過夜了。
當天晚上,被困在懸崖上的劉權根本不敢閤眼,因為他稍一大意,就可能墜下懸崖被摔成肉醬。山上的夜晚風更大,劉權死死地抓著樹幹,感覺自己像是坐在船上一樣隨著風浪飄搖。凌晨時分,忽然刮過來一陣大風,吹得劉權和那棵樹像芭蕉扇一樣扇來扇去,好在他和樹都堅持了下來。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遊客們還沒有上山,他就感覺到了太陽的威力。劉權知道,要想獲救,就必須堅持下去,而堅持下去就必須保持體力,自己現在是又渴又餓,但沒有任何吃的喝的,如果今天再不被人發現,自己很可能就堅持不過去。忽然,他發現松樹的針葉上掛著一些晶瑩的露珠,這讓他心中一喜,連忙輕輕拉過樹枝,把露珠吮入口中──真甜啊!
上午9點以後,劉權估計應該有人上山了,於是他繼續呼救,但直到中午,一點效果也沒有,而自己因為又渴又餓,早就精疲力竭了。就在這時,劉權忽然發現,因為自己把重量完全壓在松樹上,那棵樹早已承受不起,根部被拽出石縫兩三厘米,如果小樹再被拽出幾厘米,它就有可能堅持不住,自己的小命也就難保了。
劉權向四周仔細觀察地形,發現在松樹下面約三四米處的崖面上,有個大約一平方米左右的小平臺,讓他眼饞的是,小平臺上還有個不知被什麼人從懸崖上面扔下的礦泉水瓶子,瓶子裡好像還有一點剩水。如果自己能想辦法下到那個小平臺就安全多了,而且還有一點水,一定能堅持更長一點時間。但是,那裡離松樹太高,根本無法下去。這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