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村是一個大村子,人口眾多街面熱鬧,可最近大夥兒被一條臭水塘愁死了。這條臭水塘由北向南貫穿整個村子,原先村民們煮飯燒水洗衣一刻也離不開它,可現在早就用上了乾淨方便的自來水。商量來商量去大夥兒決定填了它,問題是錢從哪來?村裡剛剛修了幾條路兩座橋。
大夥兒正發愁,這時喜從天降:有人願意幫村裡這個忙。
此人叫林偉強,原先也是梁家村人,從他父親那輩才移居來的。林偉強做生意發了財,父母先後過世了,他便在城裡定了居。現在他願意出資幫村裡填了臭水塘。
當林偉強把錢打到村裡賬戶上時,大夥兒開心得不得了,可偏偏有一戶人家不高興。
這戶人家現在當家男人叫梁華堂,梁華堂家在林偉強家的西邊,林偉強家的東邊就是那條臭水塘。
那年月,林偉強的父親攢了一點錢,便想砌新房子,可就在他家歡天喜地要破土動工時出事了:梁華堂的父親非要林偉強家留出一條通道來,理由是他梁家要到水塘裡取水。
林偉強的父親不同意,梁華堂的父親見狀吆喝一聲,一下子來了好多精壯漢子,林偉強父親傻了眼,來者全是他梁家族人。
這事鬧到最後的結果是:林家留下一條通道,供梁華堂家到水塘取水,也就是說林家平白無故地讓出了一條路。更為邪乎的是,據說林偉強的父親還跟梁家簽了一份協議,大概內容是:為方便梁家取水之用,這條通道永遠留著,林家子子孫孫永遠不得反悔。至於到底有沒有這份協議,誰也沒見過。
新房建好不久,林偉強的父親就撐不住了,不是累的,是氣的,臨死前他拉著年紀尚小的林偉強說:“兒子,咱委屈啊,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你一定要為爸爭這口氣!”
這段故事在梁家村人人都知道,現在林偉強回老家撒錢擺威風,你說梁華堂能高興嗎?
可現在梁華堂不能跟林偉強比了,因為他自個兒有慢性病,做生意又都賠了,雪上加霜的是,他兒子從山上跌下,斷了一條腿,落下了病根兒,快三十了還找不到老婆,成了梁家村排得上號的貧困戶。
梁華堂思來想去咽不下這口氣,非要在別的地方給林家找點不痛快。
這一天,梁華堂找到村幹部,義憤填膺地說:“各位,我要舉報,他林偉強用心險惡,他明著是回報鄉里,實際上假公濟私!”大夥兒一驚,問道:“這話怎麼說?”
梁華堂振振有詞說:“各位請想,填了臭水溝後誰最得利?就是他林家,臭水塘填實後一旦變為大道,他林家恰好臨著塘邊,他家幾間破房子搖身一變成了門市房,他表面上為公,實則為私,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大夥兒一聽一起笑了起來,說:“是又怎麼樣?人家這麼做合情合理合法。再說,變成門市房的又不只有他林家一家,而是臭水塘兩岸一長溜人家,這樣一來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還新增了一條大街,這是多好的事啊。梁華堂,你不要再亂說了,人家林偉強為村裡花了大錢,我們再在背後亂說亂猜疑,就不厚道了。”
梁華堂碰了一鼻子灰,心也一點一點涼了,原來世道真的變了,林家現在有錢有勢,大夥兒全見風使舵了,自個兒姓梁又能怎樣?
接下來梁華堂發現,挖掘機日夜不停地填塘的同時,林家也開工了:林偉強竟叫工人拆了他家的老宅。
林偉強這是要幹什麼?
再往後的事讓梁華堂大吃一驚:林偉強拆掉老宅後要建新屋,而新屋把那條通道包了進去!
梁華堂頓時怒火攻心,恨不得衝上前鬧他個天翻地覆,但轉瞬又冷靜下來,自個兒這麼貧弱,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再說現在是法制社會,自個兒胡鬧的話他林家一個電話就能叫來警察,到時輸了官司不說,還丟醜。
梁華堂再次來找村幹部,從懷裡掏啊掏的,小心掏出一個塑膠袋包著的東西來,說:“各位,他林偉強無權這麼建房,因為我們兩家有協議。”
大夥兒忙圍攏過來,認真看完個個沉默了,稍顯發黃的紙上寫得很清楚:為方便梁家取水,這條通道永遠留著,林家子子孫孫永遠不得反悔,最下面是林偉強父親的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