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繁華地段有個三層小樓,樓上懸掛著一幅紅色的牌匾,“三青山手拍粉”六個大字赫然入目。賣手拍粉的小店可以說比比皆是,但是像這樣獨自佔據三層樓的手拍粉店還是很少見的。一段時間裡,每到飯點,這裡座無虛席,吃過一碗三青山手拍粉的人,都讚不絕口。
一天中午,服務員們正在忙碌著,有的拆包裝,有的剪粉條,還有的泡粉、兌料,這時一個小夥子走了進來,坐下點了一碗手拍粉。
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手拍粉端了上來。小夥子先是用鼻子聞了聞,一副很陶醉的樣子,接著拿起湯匙舀了一點湯,用嘴一抿,仔細地品嚐著,然後放下湯匙,拿起筷子,夾起一根土豆粉,細心地看了看,才把粉條放進嘴裡,開始慢慢咀嚼。只嚼了三四下,小夥子臉上陶醉的表情一下子消失了。過了一會兒,他又嚼了幾下,皺起了眉頭。吃完這碗手拍粉後,他放下筷子,提起公文包,付完賬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可是,在一個週末,這個年輕人又來了。這次與他一起來的還有一位中年人,他們倆只點了一碗三青山手拍粉。這個行為立刻引起了飯店工作人員的注意——兩個大男人點一碗粉,還真是少有。兩個人並沒有“吃”,而是在“品”,每人抿了一小口湯,品了一根粉條,然後就坐在那裡竊竊私語起來。
一會兒,小夥子來到吧檯,說道:“請問你們老闆在嗎?”店長一聽,急忙走了出來:“先生,有什麼事嗎?我是這裡的店長。”
“我想見你們老闆。”
“您是我們老闆的朋友?”
“不,不認識。”
“那您有什麼重要事嗎?”
“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不過……”
還沒等年輕人說完,店長就不耐煩了:“先生,您要是吃粉,我們歡迎,要是想見我們老闆,那可不巧了,他不在!”說著,指著門,做出了攆人的架勢。
小夥子一看也來氣了:“就你們這個態度,別怪我多事,等我找來人,看你們老闆出不出來!”說著,拽起那位中年人走了。
第三天,店鋪剛一開門,進來了三個人。前面兩位正是上週末來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後面跟著一位穿制服的人。店長一看,是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王副局長。
店長急忙把他們讓到三樓雅間,還沏了壺茶水,這才出了房間。不一會兒,就聽見有人上了三樓,人還沒到樓上,一個甜美的聲音就傳進了三人的耳朵裡:“哎呀,王局長,不知您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三人順著聲音向著樓梯口看去,只見一位二十三四歲的女子,噔噔噔地走了上來。
王局長哈哈大笑,說:“小雅,快來,我給你介紹一下!”
這個叫小雅的就是三青山手拍粉的老闆,也是王局長老戰友的女兒。介紹完小雅老闆,王局長又把那個年輕人和中年人介紹給小雅。原來,年輕人是三青山鎮副鎮長張文祥,而那位中年人是三青山著名的粉匠孫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