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個兵

[ 現代故事 ]

敬良:

四十年了,我好像已經習慣了沒有你的生活,但你不要難過,我沒有忘記你,我們都沒有。

前不久陽鵬結婚了,和一個漂亮又乖巧的姑娘。當年奶聲奶氣問我他怎麼沒有爺爺的娃娃,不知不覺也到了成家的年紀。嘉源特意從部隊請假回來,四十九歲的人,參加兒子的婚宴反倒像個毛頭小子,緊張和侷促一覽無餘。

你離家那年,嘉源才六歲。當時抗日前線吃緊,村裡好多青壯年都自告奮勇上前線了。傍晚回家時,你身後總會跟著幾個學生,你飯也來不及吃就繼續督促他們的功課,你對他們說:“越是戰爭,我們就越不能放棄學習、讀書!”

戰爭愈演愈烈。我時常看到你緊握著拳頭,我知道,要不是顧慮我和嘉源,你一定是第一個衝上去的。你是一名老師,也有著滿腔愛國情懷,所以,我作出了這輩子最艱難的選擇,勸你離開。

你起初是不答應的。你不想和我分別,但我不想你留有遺憾。你最終磨不過我,同時遵循本心,參軍去了,後來才聽說你是村裡走出去的第四十個兵。你走的那天是大晴天,嘉源在院子裡瘋玩,出了滿頭的汗,看到你,他揹著個小包袱便屁顛顛地跑過來,眨巴著天真的大眼睛問:“爹,你去哪兒啊?”你眼底閃過一絲不忍,親暱地擦去嘉源額頭和鼻尖的汗珠,蹲下身子和他平視道:“好孩子,爹要去打日本人了,你乖乖聽孃的話,等爹回來。”我眼眶發澀,像是洋蔥燻著眼睛了,背對著你們悄悄抹去淚水。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母子倆每天都在等你,時不時跑到村頭候著。雖然沒等來你的人,但你寫的那封報平安的信我們收到了,你說很快就要勝利了,我們便數著日子等你回來。同村的阿龍瘸著腿回來了,我知道,他比你早幾天參軍。不料阿龍撲通一聲跪下了,也不顧他的瘸腿,他嘴一張,眼淚也跟著掉下來,哭喊著:“嫂子,良哥他為護著我,犧牲了!……”

他的聲音不大,卻震得我恍惚。我不敢相信,你就這樣拋下我們了!你不是才寫了信,說你就要回來了嗎?我回過神來,忍著心痛,安撫阿龍。阿龍情緒很激動,有一句沒一句地述說,他的言語在我腦海裡組成了你勇敢的模樣。

我不敢告訴嘉源,他還那麼小。他整天唸叨著:“爹什麼時候回來?”我一面哄著他等你回來,一面夜裡獨自痛苦。後來,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不再在我面前提你了。

嘉源比一般的孩子聽話,不用我多管。他愛讀書,這點像極了你,每天從學校回來幫忙幹完活便一頭扎進書堆裡。再後來啊,提心吊膽的日子終於過去了,解放戰爭勝利,迎來真正的光明。全國人民都在歡呼,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這就是你所願的吧。

轉眼間,嘉源就初中畢業了。村裡沒高中讀,得上縣城去。可是家裡窮,怎麼供得起他呢!嘉源太懂事了,他狠下心來,告訴我,他不讀了,回來幫我幹活。我心疼他,卻又無能為力。我抱著他,母子倆痛哭了一場。

峰迴路轉,一個星期後,阿文和小杰尋上門來。你的這兩個學生很有出息,在城裡一個當上了記者,一個當醫生,時不時回村來看望我們。他們聽說嘉源放棄讀書,就急慌慌趕來阻止,操辦起孩子的學業。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他們,他們卻擺擺手道,當初如果沒有敬良老師,他們也不會有今天。

後來嘉源順利地讀上了大學,我不干涉他的選擇,但沒想到,他竟報了軍校。他目光堅定地告訴我:“娘,我也要像爹一樣,為國家效力!”這孩子,一直牽掛著你呢!還有,陽鵬居然也嚷嚷著:“我也要向爸和爺爺看齊!”你們這三代人啊,果然流著的是一樣的血!

哎喲,我真的是老了,手抖得不行了。不知不覺地嘮叨了那麼多,明明好些事情之前跟你嘮叨過的,但下筆的時候腦子就又閃過這些記憶……就讓我在這第四十年春分,再次嘮叨你這第四十個兵吧。

淑賢

1985年春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父親的麥子
下一篇: 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