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下班剛到家門口,就聽見屋裡傳來妻子阿瑛的呵斥聲:“我們是少你吃還是少你喝了啊?帶著小寶出去撿垃圾,你讓鄰居怎麼看我們兩口子?”張江一聽,趕緊開門進屋,還沒來得及說上一句話,阿瑛就拉著張江說:“你看看咱爸都是怎麼帶小寶的。”阿瑛指著嬰兒車的底部,上面都是一些空的塑膠瓶,“咱爸在小寶車上塞了這麼些垃圾桶撿來的瓶子。你看看,真是髒死了,小寶要是因此生病了怎麼辦?”
阿瑛說的不無道理,張江看到有的瓶子裡面都長黴塊了。他放下工作包坐在父親旁邊,心平氣和地對父親說:“爸,我知道您老人家節儉習慣了,但是您這樣做確實不對,咱家不差這點小錢。”張大爺盯著自己撿來的瓶子,回答說:“我就是想撿撿,萬一……”“萬一個啥?撿座金山銀山啊?”阿瑛接過張大爺的話,一點兒也不客氣地回應。
張江向阿瑛揮了揮手,示意她少說兩句,阿瑛見張江沒為自己說話,還幫著老爺子,咕噥一句:“我40歲才生下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可不是讓爸帶出去撿垃圾的。”說完,阿瑛就抱著小寶要回房裡。
“哎呀,鬧啥氣呢這是,不撿不撿了。”張大爺上前抱過小寶,“時候不早了,你們也趕快去做飯,別餓著我的大孫子。”
廚房裡,張江給阿瑛打下手,他邊洗菜邊對阿瑛說:“我知道你緊張咱兒子,但是咱爸前陣子重感冒剛好,你說話哪能這麼衝。”阿瑛白了張江一眼,自言自語道:“這下子病好了,人糊塗去了,沒事撿什麼垃圾。”張江也想不明白,把父親接到城裡一起住的這兩年,父親一直都好好的,怎麼這次就撿上了垃圾呢?
不過好在從這以後,父親帶小寶出去散步的時候,再也沒往嬰兒車底下堆空瓶子了。但是沒過多久,住對門的黃大嬸找上了門。只見她一進門就滿屋子地轉了一圈,搞得張江兩口子都有點不高興。
阿瑛生氣道:“大嬸,您這是在幹嗎?”
黃大嬸環視著屋子,又摸著客廳那套高檔的皮質沙發,搖搖頭說:“我看你們生活條件都不錯啊,還讓老人家出去撿垃圾,你們良心丟垃圾桶啦?”
張江和阿瑛兩人都傻愣了好一會兒,也沒反應過來黃大嬸話裡的意思。一番詢問下,兩口子才明白黃大嬸此次上門的原因。原來,張大爺並不是再沒撿空瓶子,而是趁著兒子兒媳婦不在家去上班的時候,他算好時間帶著小寶出去遛彎,又撿了好多空瓶子塞嬰兒車底下。
這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張江給父親夾了筷青菜:“爸,您每天都帶小寶哪裡轉悠去了。”
“還能去哪兒,也就咱小區門口附近轉轉。”張大爺說。
“是去馬路邊各個垃圾桶裡串門了吧?”阿瑛給小寶餵了口飯,繼續說:“爸,以後小寶我自己帶。您在家看看電視或者去小區和大夥下下棋都好,但是不要再出去撿那些沒用東西,招閒話。”
果然,沒幾天後,阿瑛就辭職回家帶孩子了。張大爺知道兒媳婦因為自己帶小寶撿垃圾的事情讓她丟了面子,一直耿耿於懷。於是,只要阿瑛在屋裡,張大爺就會去小區走走轉轉。每次張大爺一出門,身後就會傳來阿瑛對小寶說:“小寶乖,以後長大了,要做一個體面的人,要有尊嚴……”張大爺知道,兒媳婦這話是在對自己說的。
走在小區裡,張大爺看見跳廣場舞的,帶小孩的,下棋的,遛狗的……他開始回憶起和去世老伴在村裡生活的日子:挑水種菜,洗衣做飯,沒事的時候,兩人搬只板凳坐在院子裡曬太陽……有伴的日子多好。張大爺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張大哥,最近怎麼悶悶不樂的啊,今天沒帶寶貝孫子出來啊?”張大爺一回頭,原來是住對門兒的黃大嬸,他搖了搖頭說:“孩子他媽自己帶了。”張大爺說著,看到黃大嬸身後的垃圾桶旁有個礦泉水瓶,他徑直走了過去撿起瓶子,末了還望了望四周。
“張大哥你這是幹啥?我看你們家經濟條件也都不錯啊,你為啥還出來撿破爛啊?”黃大嬸不解地問。
張大爺拿著瓶子雙手別在身後,壓低了聲音說:“都是老人家,說了也不怕大妹子笑話……”
兩人絮絮叨叨了好一會兒,才準備回家。直到要進屋的時候,張大爺才發現自己手裡還拿著礦泉水瓶。“等下阿瑛又該不高興了。”正在張大爺為難之際,黃大嬸一手拿過張大爺手裡的瓶子,說:“張大哥,這個我幫你留著,你進去吧。”張大爺感激地看著黃大嬸,連連說謝。
日子沒過幾天,張大爺思來想去,在這裡既不能幫忙帶孫子,又沒人一起說個話,還不如回村裡呢!於是,張大爺便和兒子說了自己想回老家的想法。
“那怎麼行?”張江聽了父親的話,面露難色,“我知道阿瑛有時候脾氣是不好了點,說話難聽,不過這也不能怪她,都這麼大年紀了,好不容易有個孩子……您就理解理解她。”
張大爺忙擺手:“你說啥呢,不關阿瑛的事情,是我自己想回去,在這裡不能幫你們帶孩子,還新增了你們的負擔。”
不管張江怎麼勸說,父親仍執意要回去。
這天,張大爺剛出門不久,家裡的門鈴就響了。張江一開門,見門口站著的是黃大嬸:“聽說你家老爺子明天要回鄉下啦?”
“是……是啊,您怎麼知道的……”張江摸了摸後腦勺,“我爸他在這裡住得不習慣,可能是住老家幾十年住習慣了……”
“瞎說,有這麼好的條件誰不會享受啊?哪個老人會喜歡在那山旮旯自己等死啊?”黃大嬸開門見山地說,“也別嫌我說話難聽,我就問你們想不想留下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