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拾貝:宰相送禮等

[ 歷史故事 ]

宰相送禮

唐朝的時候,有一年,唐玄宗過生日,文武百官絞盡腦汁給皇上送生日禮物,有的送了山珍海味,有的送了奇珍異寶。等人們爭先恐後地各自送上禮物之後,宰相張九齡才不緊不慢地將自己的禮物呈上。

眾人瞪大了眼睛,所有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了張九齡的禮物上,都想看看宰相給皇帝送的是什麼寶貝。然而,他的禮物用包袱包著,包裹得嚴嚴實實,根本看不見。底下竊竊私語,“會是什麼東西呢?”“看他那滿臉莊重的樣子,肯定價值連城。”

見不到廬山真面目,唐玄宗也按捺不住了,催促張九齡說:“愛卿,快快開啟,讓朕看看。”

張九齡不慌不忙,開始慢慢開啟包袱,可是,開啟一層還有一層,再開啟一層還有一層,足足有三層。張九齡一層層開啟,禮物終於露臉了,原來是疊得整整齊齊的五本書。唐玄宗笑著問:“不會是愛卿又出新詩集了吧?”張九齡不僅是政治家,還是宰相里寫詩寫得最好的詩人。

張九齡深施一禮,從容不迫地走上前去,將書鄭重地遞給了唐玄宗,然後說:“這是臣撰寫的一套《千秋金鑑錄》,臣梳理了歷史上各朝各代治亂興衰的事例,總結出其中的經驗教訓,恭請陛下御覽。”

唐玄宗愣了一下,因為如此別緻的禮物他實在沒想到啊!不過,他反應很快,趕緊說:“別具一格,這是朕今年生日收到的最貴重的禮物。”

的確,張九齡的禮物與眾不同,既含有人之常情的禮儀,又含有一心為國的擔當,還含有治國安邦的情懷,既有溫度,又有高度,怎麼不是最貴重的呢!

殺只雞而已,把劍收起來

戚繼光懼內是出了名的,其妻王氏是將門虎女,“威猛,曉暢軍機,常分麾佐公成功”.

有一次,戚繼光架不住部下的慫恿,衝入家裡想用利劍嚇唬一下妻子,以振夫綱。

當時戚夫人午睡剛醒,立馬怒吼:“你拿著寶劍想幹什麼?”

戚繼光嚇得渾身哆嗦,匆忙應答:“我想給夫人殺只雞吃。”

戚夫人見狀說:“殺雞就殺雞,不要搞這麼大陣勢!”

戚繼光連連稱是。

張大千擺“空城計”

張大千曾在敦煌臨摹壁畫,一天,他正在作畫,忽然有人說:“土匪來了!”這一驚非同小可,張大千身邊只有幾個士兵,一時都沒了主意。

張大千卻捋著長鬚說:“怕也沒用,恐怕只能學諸葛亮唱‘空城計了……”於是他帶著學生躲進了一處洞窟,給士兵發了十塊大洋,說:“今天風猛沙大,土匪不一定知道虛實,請老總多放空槍,土匪定會退去。”

一時間四下槍聲大作,土匪很快就被嚇跑了。

劉墉的一盤棋

一天,劉墉與同鄉結伴前去寺廟敬香,祈求佛爺保佑,進京考試金榜題名。

敬完香,劉墉被寺廟的住持留住。住持說:“聽聞你是遠近聞名的棋手,今天你來了,就陪我下一盤棋吧。”劉墉欣然同意。

在禪房擺好棋,住持說:“你得陪我把這盤棋下完,才能下山,你有這個信心嗎?”劉墉當場答應。

沒想到,這個住持走棋不可思議,只動兵,別的棋子不動。走幾步兵後,住持雙手合十說:“今天棋就走到這裡,明天繼續下。”就在劉墉納悶之際,他被門外小和尚帶到禪房隔壁休息。

第二天,劉墉被小和尚請到禪房,與住持走那盤沒有下完的棋。這次住持只走馬,沒走幾步,住持宣佈明天再戰。

第三天,在禪房再次開戰,住持只走相,沒走幾步,又宣佈次日再戰。

第四天,住持只走仕,沒走幾步,宣佈退戰。

這幾天,劉墉早已被住持的做法憋得一肚子氣,他覺得住持不是存心跟自己下棋,而是有意刁難自己。劉墉無名之火燃燒,一下子把棋盤掀翻,滿地是滾落的棋子。之後哼一聲,疾步走出禪房。

這時住持喊話了:“施主請留步,這盤棋你下輸了。”

劉墉聽後一震,忙停下腳步。住持走出禪房,雙手合十說:“施主,這次進京趕考,或許你會金榜題名,之後呢?或許你會做官。但你為官的秘密全在這一盤棋裡。”

劉墉這下愣住了。

住持繼續說:“第一天,我只走兵,就是告訴你為官像兵一樣要勤。這勤,就是不偷懶,不歇息。第二天只走馬,就是告訴你為官像馬一樣要謹。這謹就是不馬虎,不拘泥。第三天,我只走相,就是告訴你為官像相一樣要和。這和就是要虛心,不武斷,不動肝火。第四天我只走仕,就是告訴你為官像仕一樣要緩。這緩就是不著急,不輕率,不輕易下結論。而你呢,這盤棋沒有下到底就掀棋盤,難道你沒輸嗎?”

聽完住持的話,劉墉羞愧難當,跪地拜謝住持。

後來,劉墉金榜題名,為官謹記那盤棋裡的四字秘訣,成為清朝一代名臣。

一場空氣汙染引發的祥瑞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汴京上空忽然彩雲飄浮,18只仙鶴飛鳴於皇城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更神奇的是,另外有2只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路過的行人紛紛仰頭觀看,對這一景象驚歎不已。

原本這樣的奇景應該被史官以文字的形式記錄在冊,但巧合的是,當時在位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皇帝宋徽宗。據稱,徽宗親睹此景興奮不已,認為是祥雲伴著仙禽前來帝都告瑞,是國運興盛之兆,於是欣然提筆,將目睹的情景繪於絹素之上,並題詩一首。這幅傳世的畫卷名叫《瑞鶴圖》。

先來看看徽宗在題跋中對這次事件的描述:1112年上元節,即元宵節後那天的傍晚,端門(皇城正門,即“宣德門”)上忽然升起了祥雲。不一會兒,空中又飛來了一群唱著歌的白鶴,其中兩隻立在“鴟尾”(屋脊兩端的獸飾),剩下的白鶴則來回飛翔,好不快活。過了許久,群鶴才戀戀不捨地往西北方向離去,只剩下城樓下目瞪口呆、仰望到頸椎病發作的眾人。

徽宗是一個狂熱的道教徒,看到皇城上發生了這樣的異象,很自然把它當作上天降給自己的“祥瑞”.殊不知,他口中所謂的“祥雲”,極可能是上元節燈市大量不環保的花燈引起的一次重度空氣汙染,而湊巧出現的仙鶴,則很可能是有人早已暗中準備就緒的表演。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