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奢在百姓眼中極具官德,因為他的秉公無私而備受稱讚。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擔任徵收田稅的一個小官吏。有一次,趙奢去趙王的弟弟平原君家中徵收田稅。當時的平原君可謂是風頭一時無二,他的管家看見趙奢來收稅,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裡。
管家對趙奢態度極為蠻橫,拒絕交稅,還令家僕將趙奢一行人圍了起來。趙奢看到這一情況,極為氣憤,並說:“我是依法辦事,不論是誰,拒交稅收將嚴懲不貸。”但管家仗著有平原君撐腰,根本無視趙奢的話。最後,趙奢依照律法,殺了包括管家在內的9名人員。
平原君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十分惱火,並揚言要殺掉趙奢。周圍人都勸趙奢外出躲一躲,但趙奢認為自己根本沒有做錯,他主動來到平原君家,對平原君說:“您位高權重,更應該遵守國法。如果大家都拒交稅收,那國家的力量將會一點點被削弱,直到被其他國家吞併。”
聽完這席話之後,平原君被說得心服口服,並將趙奢推薦給了趙王,趙王聽說之後任命趙奢統管全國賦稅。趙奢在執法之時,眼中無權貴,也是官德的一種體現。
在新時代,官德也一直被提及與重視。“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為官先修德”,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幹部的自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