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拾貝:蘇軾“騙”硯等

[ 歷史故事 ]

蘇軾“騙”硯

元人陳秀民的《東坡詩話錄》收錄了一篇蘇軾與米芾交往的故事,我把它命名為《蘇軾“騙”硯》,為何稱為“騙”硯?一是二人關係不錯,彼此很隨便,文人之間的一次互動、鬥智而已,沒有貶義;二是米芾此人有非常嚴重的潔癖,蘇軾有機可乘,故此騙得到。

先從米芾說起:

米芾字元章,1051年生,小蘇軾15歲。其母伺候過仁宗皇后,從小米芾經常出入宮中,20歲時恩蔭入仕為秘書省校書郎。米芾一生做官太平,沒有大起大落的遭遇。米芾初識蘇軾是元豐四年(1081年)於黃州,雖然米芾小蘇軾15歲,但是米芾見蘇軾並不執弟子禮,而是以朋友身份相見,不像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與蘇軾有師生情誼,所以蘇、米之間相處並不受太多的禮儀約束。

米芾生有潔癖,但凡他手碰過東西后就要洗手,因此他的僕從經常手提裝滿清水的銀壺跟在身後,隨時伺候他洗手。他不用別人的東西,自己的東西別人也不準碰。

米芾有一方御賜的硯臺,名為“瑤池”。每次賞玩前,必先淨手再膜拜後才可把玩觀賞。蘇軾聞之後提出一觀,由於老蘇面子太大,礙不過,米芾只好同意,不過米芾提出要蘇軾淨手還要膜拜之後才能觀賞,蘇軾同意照辦。

米芾請出“瑤池”御硯,蘇軾一看就愛慕不已,讚美之詞不絕於口。現代人對於一方硯臺的認識與生活:“玉硯瑩然出尚方,九重親賜米元章。不因咳唾珠璣力,安得瑤池到玉堂。”

戰士蒸饃

在解放大西北的一次持久戰中,王震一連三天三夜沒閤眼,沒吃一口飯,沒喝一口水。一天,他到各個掩體去檢查,路過一個連隊,炊事班長老趙正在燒火做飯。

王震見到籠裡的饃饃,就順手拿了一個,剛準備咬,只見老趙眼睛一瞪。王震也不知他是為啥,邊轉身邊咬了一口饃饃。老趙走過去就給了王震一耳光,奪下饃饃說:“戰士們在前線流血犧牲,三天三夜沒吃一口飯,你倒好,悄悄鑽到這兒,也不問問就吃,這饃是給戰士們做的。”王震聽後,什麼話也沒有說,扭頭就走了。

事後,有人告訴老趙:“你打的是王大鬍子──王司令員。”老趙嚇得三天三夜沒敢閤眼。戰鬥結束後,在一次團以上幹部總結會上,王震把這事一說,還要提升老趙為連長。他說:“我們有這樣的戰士,戰役還打不勝嗎?”

後來,連長老趙逢人就說:“王大鬍子真好,不記仇,還給我升連長。有這樣的領導,什麼樣的戰役打不勝呢!”

慈禧的冬季娛樂節目

每年冬天來臨,天氣開始寒冷,待到中南海一結冰,這就是慈禧最喜歡的季節,也是她最高興的時候。可是,與此相反,慈禧一高興,宮女太監們卻都要發愁了。

原來一到這時候,慈禧又要開始她特別的娛樂專案,變著法兒損人為樂了。

慈禧這項特別的娛樂專案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在冰上體驗“飛”的感覺。這裡所說的“飛”,實際上是指拖冰床。當冬天中南海的冰面結冰之後,慈禧就會帶著眾多的妃嬪、各府福晉、格格們坐在冰面的拖床上,然後太監們就擔當起馬或者是雪橇犬的角色來拉拖床,飛一般前進。這時候,坐在拖床上的慈禧就會體驗到滑翔的快感,風從耳邊刮過,就好像飛起來一樣,實在是爽。

一般慈禧的拖床遊戲會進行一個小時,玩膩了,就要開始第二段遊戲了。

這時候的慈禧會讓太監們拿出幾千塊的銀元,看著不多是吧,但是這在當時,幾千塊的銀元需要好幾個太監合力才能搬得動。那拿這麼多的銀元幹什麼呢?玩拋錢遊戲!

話說這拋錢的動作全都一個樣,但慈禧卻玩出了新花樣。慈禧讓幾個力氣大的女眷,站在四周,拿著銀元往中心拋。這並不是要體恤眾人,犒賞眾人,而是慈禧在愚弄眾人,讓眾人取悅自己。當女眷們開始扔錢時,定然福晉、格格、妃嬪們會上前搶,雖然數目不多,但是白給錢誰不要啊,誰搶到錢,錢就歸誰。於是乎大家都使足了勁,瘋狂地搶錢。這種遊戲要是在平地上玩都會有些危險,更何況是在冰面上了。由於冰面太滑,格格、妃嬪們只要動作稍微大點兒就會摔得前仰後合、四腳朝天,但是為了搶錢,大家都很拼,肯定摔倒一大片,狼狽不堪。

看著眾人為了搶錢,動不動就摔倒一大片,慈禧樂得合不攏嘴。幾千塊扔完,慈禧的肚皮也快笑破了。

這就是慈禧荒唐的冬季遊戲,寧可將錢供妃嬪們玩樂,也不願意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實在可悲可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