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襲徐家樓
清代順治年間,山東泰安縣的徐家經過祖孫三代人精心經營,家業不斷擴大,至曾孫徐文誥當家時達到鼎盛,擁有良田20萬畝,當鋪、藥鋪、錢莊等60餘處。徐家所居院宅雄偉龐大,樓、榭、臺、閣一應俱全,計有各式正廂房360餘間,四層大樓3棟——徐家樓因此得名。徐文誥家大業大,成為泰安周圍數百里首屈一指的大財主。
嘉慶十五年(1810年),徐文誥之妹徐文香出嫁,為購置上等嫁妝,徐家派人跑遍了山東各州縣。因需兩張豪華藤床,徐文誥之母徐張氏親自出馬,率領奴僕婢女一批人到古都開封驗貨。購好藤床,徐張氏又出高價僱傭鏢局高手護送,一路上奢侈鋪張,浩浩蕩蕩,頗引人注目。
河南大盜王大壯、王三壯見此情景,心想,為買兩張床而造如此聲威,此婦必有萬貫家私。於是,二人糾集同夥14人,尾隨至徐家樓,隱蔽在徐家宅院周圍,伺機下手。
徐家樓護院拳師姓柏名永柱,出身武術世家,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王大壯和王三壯不知內情,夜間率眾賊越牆行竊,被柏永柱擊退。以後接連幾次均不能得手,不但盜竊不成,反而被柏永柱的飛鏢打中數人。二王見武功不勝,便起殺機。他們從東北買回土槍,決定先擊斃柏永柱,再動手搶劫。
一天夜間,盜賊兵分兩路,由王三壯帶領幾個賊徒翻牆入院,吸引柏永柱及護院人員,而王大壯則帶幾個持槍的盜賊爬上門樓,暗中埋伏,一旦柏永柱出現,立即開槍殺人。是夜,柏永柱發現盜賊又進院內,不知是計,率眾護院持械追趕。追到大門,門樓上亂槍齊發,柏永柱和護院徐士朋當場中彈身亡,佃戶劉儀負傷。趁混亂之機,盜賊們闖入樓內進行搶劫。當徐文誥與其弟徐文淵聽到槍聲,持土槍趕到時,盜賊已逃得無影無蹤。
畏盜如虎
第二天一早,徐文誥派人赴縣衙報案,控告群盜持械入室,搶劫財物,並用土槍殺人等。泰安知縣汪汝弼聽說是赫赫有名的徐大財主家出了人命案,不敢怠慢,急忙備了轎子,率三班衙役急急忙忙趕往出事地點。
汪知縣來到徐家樓,命衙役仔細勘查現場,自己卻在徐文誥陪同下坐在客廳喝茶等結果。約莫半個時辰,仵作驗屍完畢,稟報死者系被土槍擊中身亡。汪汝弼一驚,走出來觀察現場:門樓上有煙火痕跡;北二樓窗欞被砸毀數根,其他無明顯異樣。
徐文誥呈上所失錢物清單一份,請知縣大人過目。汪汝弼閱後,把臉一沉,說道:“樓窗距地面有一丈多高,賊人又沒長翅膀,難道他們能飛不成?”
徐文誥無言以對,汪汝弼繼續說:“既然賊人能飛入,那大宗錢物又是如何被盜走的?分明是你們徐家藉口盜賊入室,謀殺死者。”說完,喝令衙役綁了徐文誥,押回縣衙。
汪知縣為何睜著眼睛說瞎話?原來,嘉慶皇帝。嘉慶對此很是惱火,於是下了一道聖旨,對境內出現盜賊殺人越貨案件的地方官,輕者降級使用,重者革職論罪。所以汪汝弼諱言盜賊,生怕因此丟了烏紗帽。再者,他眼紅徐家的萬貫家財,欲藉此敲詐一筆,於是揚言要判徐文誥死罪。
徐文誥知道縣太爺是脅逼他掏錢,就讓家人送上了紋銀2000兩。汪汝弼得了銀子,就對徐文誥說:“以盜賊定案,本官要受處分;以謀殺論罪,先生必定冤枉。本官倒有一個兩全其美之計,可保你我平安。”
徐文誥問有何辦法,汪知縣小聲說:“可找一窮佃戶,許以良田數頃、白銀千兩,讓他自誣因夜間疑賊入院,情急之下誤殺了柏永柱。本官發配他三千里,了結此案,豈不兩全其美?”徐文誥點頭稱是。
徐文誥被釋放回家,急忙屈尊至夜間擔任巡邏任務的佃戶霍大友家。霍大友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貧困,對徐文誥這一優厚的條件頗為動心,便應允下來。
第二天,霍大友依照徐文誥囑咐,到縣衙投案,聲稱柏永柱是他夜間疑賊所誤傷,與別人毫無干係。汪汝弼煞有介事地訊問了一番,然後就讓霍大友簽字畫押,宣佈徐文誥無罪,霍大友非故意傷人,免死罪流放三千里,了結了此案。
然而,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一個月後,受害人柏永柱的妻子聽說殺害她丈夫的兇手霍大友僅流放三千里,大罵汪汝弼貪贓枉法。憤恨之下,收拾行裝奔省城濟南喊冤。
山東按察使程國仁接了訴狀,委派歷城知縣郭志青赴泰安複查。郭知縣到後,汪知縣隆重接待,每日美女美酒相陪,重勘結果自然與汪汝弼所斷相同。於是,程國仁立即派快馬將霍大友押到濟南,打入大牢,聽候再審發落。審訊時,程國仁親自問案,霍大友堅稱柏永柱是他用鐵銃誤傷致死,並表示甘願受罰。
程國仁隨即喝令上刑。霍大友受刑不過,被迫承認接受了徐文誥的賄賂,替主人頂罪,現在只好如實招供,以洗清自己的不白之冤。程國仁將信將疑,命衙役暫時把霍大友押入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