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 哲理故事 ]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曾國藩說:“做人要收斂。”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苦而不言不是要你打斷牙和血吞,什麼虧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學會吃一點無傷大雅的虧。

少抱怨是因為沒有人喜歡聽你的抱怨。面對苦難時,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苦難,苦而不言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辛棄疾,20歲便出入行伍,曾在萬軍中俘虜敵軍大將,屢立戰功,25歲便執筆上言平戎十論。但不久被貶,英雄淪落為田舍菜翁,其間幽憤落寞之情,有誰共鳴?

寫下“而今識盡愁滋味”的辛棄疾,不想抱怨嗎?他把他的一腔孤憤化為詞中溝壑,釀成了青史留名的底氣。

苦而不言,是不做無意義的抱怨,是讓我們靜靜地蛻變。

喜而不語是不炫耀。花宜半開,酒宜微醉,做人宜低調收斂。

張愛玲曾和好友炎櫻感情要好,但後來張愛玲受不了炎櫻的無心炫耀,以至於絕交。

張愛玲去美國後,經濟困難,炎櫻卻時常誇耀自己如何賺錢;張愛玲孀居多年,炎櫻卻大談自己與丈夫的甜蜜恩愛……

喜而不語,不是說高興不能分享,而是不能為了自己高興,而讓別人不痛快。

《菜根譚》中說:淡泊之士,多為濃妝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

苦而不言,喜而不語,是一種智慧。

生活從來都是智慧的較量,最富有的人是智者,最寶貴的財富是智慧。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智慧為故事加分
下一篇: 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