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上海南市場外有一家叫“萬昌木行”的店鋪,堪稱當地第一大木行。一個夏日的早晨,來了一位穿戴不整齊、看似“窮酸”的顧客,此人一踏進木行,就說要買11根檁條,這對車進船出的“萬昌木行”來說,只不過是“毛毛雨”。那顧客在挑選檁條時特別挑剔,幾個工人幫他挑了一個上午,只挑中10根,工人們翻得汗流浹背,但他還是要另開一樁,來挑剩下的一根。
這時一個王姓夥計有些不耐煩了:“師傅,木頭是天然產物,又不是鋼管,哪能根根精光筆直,五個手指頭也有長短呢,你不要籮裡揀花,越揀越花!”
那顧客一聽不高興了:“天下三客,買客為大。我拿鈔票買木頭,當然要挑到稱心滿意的為止。”王姓夥計又把顧客輕蔑地打量一番道:“你如果在這堆木頭中再挑一根,銀貨兩訖,當場結清,只需付一半錢,另一半我奉送!”聽他這麼一說,那顧客嘻嘻一笑說:“小阿弟,你說話算不算數噢?”
那顧客的話剛一說完,來了一個夥計,說店老闆叫他去飲茶水解暑,等喝完茶水後檁條就全部挑好了。果不其然,一刻鐘的工夫,11根檁條就挑好了,在結賬時,賬房只收半價12.5元。那顧客搖搖頭:“鑼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剛才那小阿弟年紀輕,我付半價,怎能要他賠錢?”賬房說:“剛才的事咱們老闆已經知曉了,好中選優,這是顧客的最起碼權利。再說,國有國法,行有行規。咱們萬昌木行有一條規矩,任何員工在接待顧客時,必須恪守‘店無戲言這條原則。我們生意人以’信為本,決不允許信口開河。”
說完,賬房又從櫃檯內取出一隻小毛巾袋,雙手遞給顧客說:“老闆交待了,天氣炎熱,內有一條毛巾可擦擦汗,還有‘龍虎仁丹和’虎標萬金油路上可防暑降溫,發票鈔票清點清楚。請留下地址,明天太陽落山,保證檁條送到。”
三天後,“萬昌木行”門廳前來了一輛黑色豪華轎車,下來一個穿金戴銀的大客戶,開口就要訂高達兩萬元的檀木訂單,店堂內的人不由“啊”叫出聲來,來人不就是前幾天那位“窮酸”、挑三揀四的顧客嗎?
店無戲言,言出必踐。生財之道一定要以誠信為本,講誠信是商家最大的智慧,目光長遠者,才能財源滾滾事業通達四海,這在什麼時代,都是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