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車伕”之鑑

[ 哲理故事 ]

閒翻史料,看到三個車伕的故事,各有啟示。

其一,晏子的車伕。《史記·管晏列傳》載,晏嬰當齊國相國時,他的車伕仗著自己是名相的車伕,盛氣凌人,“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這一幕被車伕的妻子看到,她感到十分羞愧。車伕下班回家,妻子責備他說:“晏子身為齊相,名顯諸侯,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種甘居人下的態度。現在你身高八尺,才不過做人家的車伕,然而你的神態卻自以為挺滿足,因此我想要和你離婚。”車伕聽完深感慚愧,自此開始自我約束,不再趾高氣揚,認真做事,謙遜而有禮貌。後來這個車伕經晏子的舉薦還當上了齊國大夫。晏子車伕的故事給人啟示有三:一是領導要管好身邊人;二是妻子要當賢內助;三是自己要能知錯即改。領導的管,妻子的勸,都只是外因,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內因,只有嚴格律己,才能行穩致遠。

其二,華元的車伕。《史記》中有一個歷史“羊斟慚羹”,說的是公元前607年,鄭國出兵攻打宋國,宋國派主帥華元統軍迎戰。兩軍交戰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置鍋宰羊,犒勞將士,卻沒給他的馬車伕羊斟分一杯羊羹。羊斟因此感到羞辱,懷恨在心。於是,交戰之時,羊斟故意把戰車趕到了鄭軍陣地。結果,堂堂宋軍主帥華元就這樣輕易地被鄭軍活捉了,宋軍也因失掉了主帥而慘遭失敗。史書上對羊斟的評價是:“以其私憾,敗國殄民。”而華元的下場,從某方面也說明了領導者因忽視和不尊重“小人物”而產生的惡果。

其三,王旦的車伕。《宋稗類鈔》載,北宋宰相中,也有像車伕一樣“背對”領導,默默工作,埋頭苦幹,不善交際的人。領導者要善於發現和獎勵重用這些“背對”你的人,不能虧待了這樣的老實人。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胖子學裁縫
下一篇: 妥協亦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