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從自我反思開始

[ 哲理故事 ]

《你在為誰工作》一書中講了一個故事。傑克在一家貿易公司工作了一年,沒有得到老闆的重用,於是他跟朋友“吐槽”說:“總有一天,我非拍桌子走人不可!”朋友反問道:“那你把這家貿易公司的業務都弄清楚了嗎?都學會了嗎?對於做國際貿易的竅門,你都搞明白了嗎?”傑克一臉尷尬地說道:“沒有。”於是,朋友勸他先冷靜下來,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把公司的所有業務瞭如指掌後再走也不遲。傑克聽了朋友的建議,一改往日的懶散拖沓,開始努力工作。一年後,朋友又見到傑克,調侃地對他說:“你應該什麼都學會了吧?現在可以去找老闆拍桌子了。”傑克笑著說:“我發現近半年來,老闆對我刮目相看了,不但委以重任,還給我升職加薪,而且公司裡的人也開始敬重我了。”其實,傑克變得優秀不是因為周遭變了,而是因為他自己變好了,一切才漸入佳境。

《孟子》中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是,遇到不順的事情時,懂得反躬自省,從自身出發找問題,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海涅說過:“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傑克聽從朋友的意見進行深刻的反思,悟出一個人生:只有抱著“為自己工作”的心態,承認並接受“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道理,才能心平氣和地將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終獲得豐厚的報酬,贏得社會的尊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遇事只有善於反思自己,才能少走彎路,才能有所進步。有句話說得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了;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了。”凡事能及時反省自己,這是一個人變好的開始,或者說,人生就是從自我反省、自我反思開始的。遇事能夠反思,你不一定就此成功,但你可以把問題想明白而少走彎路,至少不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笛卡兒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頭,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在思考他人的過程中產生了智慧。”人遇到困難是常態,而一帆風順是偶然。遇到困難就唉聲嘆氣、怨天尤人,你的人生可能就會陷入惡性迴圈。婚姻不順就是遇人不淑嗎?工資不高就是懷才不遇嗎?人生坎坷就是生不逢時嗎?這樣的人其人生只能越過越糟糕。因為人生好不好往往不是外因決定的,而是你自己的內因決定的。一個人不從內在層面找原因,又怎麼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呢?

自我反省,你的人生不一定從此就一帆風順,但自我反省是你變好的開始。有人說過:“聰明的人和愚蠢的人的區別就是,聰明的人同樣的錯誤只犯一次,而愚蠢的人同樣的錯誤犯多次。”懂得反省的人,總會找到拯救自己的途徑,迎來幸運的轉機;不懂自省的人,終會被己所害,滑向失敗的結局。

有一個香皂推銷員,在他剛開始為一家公司推銷香皂時,訂單少得可憐。他擔心自己將會面臨失業,於是開始思考,為什麼自己的訂單少得可憐?是自己的表達沒有說服力,還是熱情不足?甚至還去向商家請教。最終,他明白了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他試著改變自己,業績一天比一天好。後來他被提升為高露潔公司總裁,他就是立特先生。立特先生如果沒有反躬自省,怎麼會遇見更好的自己呢?

三毛曾說:“一個肯虛心觀察一切、經常反省、審察自己缺點和優點的人,在求智慧上,就比那些不懂得自省和觀察的人來得快速得多。”

有人說:“永不犯錯是神的準則,儘量少犯錯是人的目標,及時改正的人則是真正的智者。”誰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那你還怎麼前進呢?只有遇事多反思自己,找到問題的根源,進而排除問題,迎難而上,你才能不斷進步。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難與易
下一篇: 遠離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