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與大公雞

[ 哲理故事 ]

村頭的一個高崗上,有一棵大樹,樹上掛著一個嶄新的高音大喇叭。不知什麼原因,大喇叭自從掛上去後,就好像被人遺忘了,從沒聽它響起過。

高崗上,一隻大公雞每天天不亮,就開始梗著脖子扯著嗓子啼鳴。隨著大公雞的鳴叫,人們陸續開門,荷鋤帶犁,走向田野,開始一天的忙碌。大公雞成了人們共用的報時器。

這天,大公雞歪著腦袋,不解地問大喇叭:“大喇叭,你好!你在這裡已經很久了,咋聽不到你發聲呢?難道是出故障了嗎?”

大喇叭臉一沉,說:“你才出故障了,我健康得很!”

“那怎麼從沒聽你發出一聲、說過一句話?”大公雞說。

“發聲多累啊,我才不願幹呢,再說,幹了誰給我發工資?”大喇叭振振有詞地說。

“你既不發出喊聲,也不唱歌,人家要你啥用,豈不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大公雞沒有眼色地繼續說,全然不顧大喇叭的不高興。

“我不發聲啥事不干我樂意,我輕鬆,你管得著嗎?只有你這樣只知道起早貪黑出大力,卻不知道索要報酬的大傻瓜才那麼賣力。”大喇叭說。

“我那麼幹我喜歡,況且這也是我的使命和職責所在!”大公雞擲地有聲地說。它不再說什麼,更不爭辯,梗著脖子喊出清晨的第一聲啼鳴。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公雞老了,聲音越來越喑啞,也越來越小,大公雞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它不想就這麼離去。它憋紅著臉,運足全身力氣,發出最後一聲啼鳴後倒地身亡。

大喇叭經過日曬雨淋,外殼一點點生鏽腐爛。最後被人摘下,扔到了廢品箱裡,就這樣結束了來也空空去也空空碌碌無為的一生。

人的一生如何度過是一個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只有像大公雞那樣,把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這個世界,獻給他人,才會更精彩,更有意義和價值。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口盅注水的學問
下一篇: 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