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食材,有了裂痕,往往更容易入味。
就像魚,或是肉,本身雖無痕,但為了入味,便人為地劃上幾刀。這麼一來,不管採取何種方式烹飪,味道更容易滲入其中。調料的味道,滲入到食材中,成了食材本身的一部分。於是,菜餚嚐起來,自然唇齒留香。
無痕的菜餚呢?就像茶葉蛋,若是不敲破,味道便僅僅停留於表面,無法深入其中。於是,煮到一定程度,便得將蛋殼敲破,製造些裂痕,為的就是更入味。若是無痕,不管魚肉還是茶葉蛋,調料之味便只能停留於表面,與食材截然分隔。這樣的菜餚,哪怕再怎麼精心烹煮,恐怕也不夠味。
一個人,也得有點裂痕,人生才夠味。
無痕的人生,看似完美,實則不盡然。就像一道菜,不入味,就只能靠表面的色素與調料,來矇騙食者的味蕾。一個人的人生,若少了裂痕,諸味都被隔絕在外。這樣的生活,百味皆無,在別人看來美好,自己嚐起來則單調得難以入口。
有了裂痕,還得細心熬煮。這麼一來,酸甜苦辣諸多味道,透過一道道裂痕,滲入到人生之中。一個融合了諸多味道的人,寵辱不驚,風雨難摧。一路走來,人生精彩,就像一道入味頗深的佳餚,令人品來回味無窮。
一段感情,也是如此。
未經裂痕,沒有考驗,這樣的感情美則美矣,卻往往不堪一擊。苦難與低潮,是考驗,也是機遇。若能在裂痕之中,吸收苦難之味為己用,感情便有了紮實的根基。於是,如一道佳餚,雖有裂痕,味道卻更為渾厚豐潤。
人生之中,有傷痛的裂痕並不可怕。對裂痕的態度截然相反,人生的走向也往往迥然不同。視裂痕如猛獸,避之唯恐不及,這樣的人生多了安穩,卻少了味道。能以裂痕吸收諸味,融入己身,人生才能更精彩,更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