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傳統產業的學生,每次上課他們都會問我一個問題,吳老師你看我處在一個那麼陳舊的行業,今天產業轉型,消費升級,我該怎麼辦呢?
怎麼辦呢?我給大家講三個做鞋的故事。
2014年電影院放了一部電影叫《親愛的》,是陳可辛導演的,主演是趙薇。講的是一個媽媽,孩子被拐走了,她跟瘋了似的全國到處去找這個丟失的孩子。
有一個泉州的鞋廠老闆,到電影院裡看了這部電影后,眼淚汪汪。出來以後,回到辦公室找了他的市場部和研發部的經理,向他們提了個問題:你們現在去電影院買電影票看部電影叫《親愛的》,回來告訴我這部電影跟鞋子有什麼關係。
三個月後,他們跟一個研發機構合作,在童鞋裡面裝了一個晶片。只要小孩穿上這雙鞋子,鞋子就跟他爸爸媽媽的手機形成了互聯關係。小孩如果在公園裡遊玩,他離父母50米以外,手機就會震動。如果被拐走了,只要鞋還穿在小孩的腳上,公安部門就能透過定位的技術直接找到那個孩子的所在地。這是全球第一雙與網際網路有關的兒童防丟鞋。
第二個故事,跟我自己的體驗有關。我的腳42碼,很多年來我買皮鞋有很大的困擾。因為我的腳外側的那塊骨頭長得比較低,所以我每次去買皮鞋,只要是硬質皮鞋,哪怕是尺碼差不多,穿到腳上後,我的腳外側的那塊骨頭就會跟皮鞋產生摩擦,非常的痛。把鞋拿去給鞋匠師傅調理,他也沒有辦法,他說我可以幫你撐大,但是旁邊的那塊皮我沒有辦法把它磨低。
不久前我到北京去看一個80後年輕人做的一個創業專案。他研發出了一臺3D掃描器。我把腳放到那個掃描器裡面,15秒以後,掃描器可以掃描出65個我的腳的資料,然後形成一個3D的建模。
他在廣州收購了一家手工打造皮鞋的工廠,這家工廠原來是義大利名牌皮鞋的加工廠。因為這些年生意不好,所以義大利老闆走掉了。裡面有二三十個手工皮鞋的工匠。然後他就把我的腳型傳到廣東,那些工匠可以在兩個禮拜之內,為我的這雙腳做出任何款式和皮質的皮鞋。
第三個故事,不久前有人傳給了我一個耐克和阿迪達斯的影片資料。資料顯示,這兩家企業正在研發用3D列印的方式,直接在專賣店裡面為你的腳列印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跑鞋。
也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你在上海北京的耐克或阿迪達斯的專賣店裡,可以親眼看到用3D列印的技術,幫你列印一雙鞋出來,然後你可以提出,我想在這雙鞋上寫一個名字或刻一朵花,你有任何個性化的需求,專賣店都可以為你實現。
這三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所謂的夕陽產業,有的只是夕陽的人。無論你是做鞋的、做褲子的、做電器的,只要回到這個世界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的潮流中,大大地開啟你的腦洞,你完全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視角重新發現你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