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欺人窮
舊時,沔陽瞿家灣鎮薄家莊有個後生叫薄金欣,二十來歲,人生得機靈,眉清目秀,就是家裡貧窮,娶不上老婆。
這年年底,薄金欣在鎮上一家煙館旁擺地攤兒賣紅薯,看見三個財主正躺在裡面抽鴉片。他們都是財大氣粗的主兒,家財萬貫,卻偏偏唉聲嘆氣,叫苦不迭。房財主說年底孩子要娶親;吉財主說要給老爹做壽;霍財主說他老孃斷氣躺在榻上無錢辦喪事。個個叫苦連天,說錢不夠花,日子真難熬。
薄金欣聽不下去了,又沒誰找你們借錢,叫什麼窮啊。心裡憋著一股氣,他便走過去對那三個財主說:“你三人傢俬萬貫,還講日子不好過;我呢,只要兩個銀角子,就能辦好三件大事。”
三個財主見他插言,很是不爽。但見他牛哄哄的,就好奇地問:“兩個銀角子你能辦哪三件大事?”
薄金欣說:“我還未娶親,打算娶親;我老孃今年60歲,要做壽;另外,做壽要請戲班做壽戲。”
三個財主覺得好笑,兩個銀角做好這三件大事,真不知天高地厚,便與他打賭道:“我們給你兩個銀角,今天是臘月廿七,廿九這天,戲班若真的請來,鑼鼓敲起,你媽做壽,你自己娶親,我們三人每人輸給你100塊銀番錢(銀圓)。”
三個財主欺他窮,好漢無錢處處難,料定他什麼事也辦不成。
薄金欣問:“說話算數嗎?”
“當然算數。”三個財主問,“你要是輸了呢?”
薄金欣說:“那我就給你們三個財主每人白打一年工。”
煙館曲老闆聽著也來了興趣,湊過去笑著說:“小薄,這三個財主講話歷來算數,說一不二,擲地有聲。你若不放心,我來擔保,你臘月廿九這天戲班鑼鼓一敲,300塊銀番錢到我這裡拿。”
三個財主聽了曲老闆一番奉承話,心裡癢酥了,忙說:“你只管去辦,三件事都讓我們看到,銀番錢一個不少。”
薄金欣說:“一言為定。”
立下字據,房財主隨即摸出兩個銀角子扔給了他。
2、窮有活法
薄金欣話說出了口,拿著兩個銀角子就動起腦筋來。他先去打老酒,過去兩個銀角子可打老酒五六斤。店家問:“你盛酒的傢伙呢?”
薄金欣說:“你的錫壺先借給我用一下,提到家裡倒出來再給你。”
店家為做生意,就讓他把錫壺提回了家。
酒倒出後,他把錫壺拿到典當鋪去當,當來兩塊銀番錢,又去趕豬牯(給母豬配種)。
第二日是廿八了,薄金欣跑到鄰村陳大爺家說:“陳大爺,我家裡母豬發情了,想把您家公豬借一借。我這裡有兩塊銀番錢給您抵押。”
其實趕豬牯只需兩個銀角子,大爺見他擺闊氣,就讓他把公豬牽走了。原來有個人正缺公豬配種,薄金欣把公豬趕到他家說:“大過年了你要趕豬牯,我缺銅錢買年貨,公豬先當給你。”
那人問:“當多少?”
薄金欣說:“這公豬好,值50塊銀番錢,我當20塊銀番錢。”
那人把公豬留下,給了他錢讓他走了。
薄金欣拿兩塊銀番錢把錫壺贖回還給酒館,又去訂戲班。
有個戲班正愁沒生意,他講明來意,真是瞌睡遇著了枕頭,班主連忙答應了。薄金欣把18塊銀番錢交給班主做定金,他說:“我怕你們到時不來會誤事,你們若講信譽,把頂好的戲袍給我兩件押著。”
班主答應了,薄金欣拿了兩件戲袍又跑典當鋪,當了50塊銀番錢,趕緊去把公豬贖回,還了主人家,又連夜去尋老婆。
他走到外村一個接生婆家,邊敲門邊喊:“餘大媽,餘大媽,我老婆夜裡肚子痛要生孩子了,求求您替我走一趟吧。”
餘大媽在屋裡應:“都快大半夜了,我困了。再說家裡只有一個女兒,她膽小,我不能走。”
3、假戲成真
原來這接生婆是個寡婦,只一個女兒18歲,平時都是白天替人接生,黃昏回家的。薄金欣早把這些摸得一清二楚了。接生婆不肯走,薄金欣就說:“您不去,這叫我再到哪兒去請人哪?您老人家一定要發發善心做做好事,我老婆肚子痛怕是頂不住了,這可是人命關天哪。”
接生婆當然知道這話中的分量,忙說:“我走可以,我女兒一個人怎麼辦?要是有賊人摸進來,這怎麼得了。”
薄金欣介面說:“女兒也帶到我家去,我家肉湯點心都準備好了,接生後我會把你們送回家的。求求您啦。”
接生婆聽他這麼哀求,想想賺倆錢過年也是好的,就和女兒一起去了。
薄金欣把接生婆接到家,屋裡已擺好了一桌酒。他請接生婆和她女兒坐下來吃,接生婆說:“你老婆在哪兒?還是先接生要緊。”
薄金欣一再說:“先吃,先吃。我老婆還能忍耐一陣,你們孃兒倆放心吃。”
接生婆喝起酒來不比男人差,也就坐下吃起來。不吃白不吃,酒喝了好幾杯,薄金欣這才說:“餘大媽,您別生氣,其實我沒有老婆,還是光棍一條。”
接生婆一聽呆了:“你耍我呀?那你請我來幹什麼?”
薄金欣竹筒倒豆子般地說:“事情是這樣的,有三個財主與我打賭,打贏了有300塊銀番錢拿來。求求您啦,把女兒借我拜堂,拜完堂後您就領回去。我也是迫於無奈呀,我先給您10塊錢,待明日銀番錢拿來再給您20塊,湊齊30塊。”
接生婆吃了人家的酒,一想閨女假拜堂蒙著紅頭布,人家也看不出面相,拜下堂就領回去,賺30塊銀番錢有何不可?於是就應承了下來。
薄金欣叫接生婆和她女兒在他家過夜,自己則跑出去叫人相幫,講自己明天家裡要辦三件大事。窮哥兒們聽了先是半信半疑,摸著他的頭以為他胡說。之後見他急得賭咒發誓,才相信他說的話是真的。大家羨慕不已,樂意明早來幫忙。
這天是臘月廿九,一早相幫的人來齊了。有的搭戲臺,有的搬桌椅。戲臺一搭好,戲班就來了。
頭通鑼鼓一響,薄金欣趕緊跑到煙館對曲老闆說:“東家,您趕緊把300塊銀番錢給我,戲班頭通鑼鼓都響了。同時,也請您去喝杯喜酒。”
曲老闆笑道:“好、好。恭喜你了。”隨即到三個財主家裡去通報,那三個財主家剛好今天也在辦事,分不開身,拿來300塊銀番錢,託曲老闆去做個見證人。
薄金欣拿了錢又跑到典當鋪,把兩件戲袍贖來交給班主,正好唱大戲派上了用場。
這樣一環扣一環,薄金欣竟把三件大事辦得妥妥帖帖,能不叫人佩服嗎?
接生婆見這小子辦事機靈、心眼活,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暗忖別看他現在窮點兒,但他既勤勞又有智慧,老孃的眼光不會錯,將來女兒準有福享,拜堂後,就真把女兒嫁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