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山與黃瓜園

[ 民間故事 ]

宜陽縣城,北臨洛河水,南靠錦屏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塊風水寶地。民間,至今仍然廣為流傳。錦屏山與黃瓜園的傳說便是其中之一。

相傳女媧補天之後,曾遊歷神州大地。行至宜陽的這座山前,她累了,於是停下腳步休息,見這座山山形秀美,山上卻光禿禿的,沒有樹,自然也沒什麼物產,於是連連嘆息。

不料女媧的嘆息才停,地裡就鑽出一個白鬍子老頭來,正是這裡的山神。山神拜見女媧娘娘,請求說:“娘娘見小神這裡窮山瘦水,也覺得心裡不忍,不如賜小神一點寶貝吧,也是娘娘功德。”

這番話合了女媧的心意,於是便決定將攜帶的材料藏匿於此。只見她沉吟片刻,然後仰望蒼天,揮手指著大山連連喊出“開、開、開”三個字,那山果然就慢慢啟動,順勢洞開,形成一個光彩奪目的天然寶庫。然後,女媧就吩咐眾人將寶物一件件裝進庫中。之後又一揮手,大山閉合,完美如初。山神大喜過望,急忙叩拜女媧。

女媧又對自己的馬伕交代了一番,就率領眾人騰雲駕霧而去,只留下那個馬伕和給她梳頭的女僕。

那馬伕和女僕就按照女媧的吩咐和指點,來到了距這座山有五里之遙的鐵鎖裡溝墾荒定居。現在的馬莊村便是當年那位馬伕生活的地方,馬莊也因此而得名。那座藏寶的山就叫金瓶山,意為裝金子的瓶子。

盛唐女皇武則天巡遊洛陽路過宜陽時,遠看這座山極像一扇美妙的錦繡屏風,便欽賜曰:錦屏山。武則天乃真命天子,金口玉言,把原本直白的金瓶山改成了富有詩意的“錦屏山”。隱去了“金”的直露,暗含了山的啟合(遮蔽),為山裡寶物的永恆儲存裝扮了一層絕美的外衣。

女媧把寶貝埋在山裡之後,果然靈異,那大山慢慢變得綠意蔥蘢,鳥語花香,泉水河流密佈,珍禽異獸眾多,據說,這都是因為山裡藏有寶貝,讓大山有了靈氣。

且說那馬伕在鐵鎖裡溝定居下來之後,一直堅守著寶庫的秘密。他和女僕成了親,兩人在山溝兩邊開荒種地,養豬養雞,日子倒也過得去,還生下一個兒子叫馬仁。

馬仁逐漸長大,性格卻跟父母都不一樣,是個好吃懶做、貪得無厭的人。馬伕夫妻倆日夜勞作,也供不上敗家子的揮霍,家裡逐漸窮了下去,馬伕生病都抓不起藥。

一天,女僕對馬伕說:“老伴兒,家裡這樣窮苦,為什麼不把錦屏山開啟,取一點裡頭的寶藏渡過難關呢?”

馬伕使勁兒搖頭,嘆息說:“生了這個不孝子,貪得無厭,如果告訴他錦屏山的秘密,他還不得趕著馬車去拉寶貝!就是一座金山,也能讓他挖空了!錦屏山原本是不毛之地,幸虧有了寶貝的潤澤,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如果任由不孝子挖空寶貝,錦屏山又得恢復到從前了!再說,就他那麼張狂,要是有了錢,不知道會惹出多少禍事!”

女僕一直聽老頭的話,也就不再作聲。沒多久,馬伕就去世了,埋在了錦屏山上。

馬仁不務正業,三十多歲的時候喝酒喝死了,留下一個十歲的兒子叫馬丁。

小馬丁跟著媽媽和奶奶一天天長大,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的個性很像爺爺。祖孫三個一起生活了好多年,馬丁漸漸長大成人,這期間他的母親也因病去世了,生活還是很苦,但是他對奶奶很孝順。

這一天風雪交加,馬丁在自家門前不遠的小路上遇到了一個跌倒在雪中的白鬍子老者。老者已經奄奄一息,僅存一口熱氣,馬丁便把白鬍子老者揹回家中。

灌下半碗薑湯後,那老者醒了過來,緊緊握住馬丁的手不停地流淚。

老者姓卜,無兒無女,獨身流浪,以乞討為生,走到此地,因飢餓寒冷暈倒在雪地之中。馬丁心地極善,聽老者訴說著種種不幸遭遇幾次落淚,於是徵求奶奶的意見,想留老者在此落腳,與自己一家共同種地謀生。

奶奶也是個善心人,點頭答應,老者千恩萬謝,就此留了下來。

第二年開春時,卜老者向馬丁獻策道:“此處土地肥沃,又緊臨河水,離縣城也才幾里行程,若種些蔬菜瓜果之類進城去賣,一定能賺上一些錢。”

馬丁聽後連連點頭稱是。於是他們就在如今馬莊村委與馬莊學校位置的這片土地上播種上了黃瓜籽,其間也兼播種點別的零星菜蔬。播種不久,各樣菜苗便破土而出,長勢喜人。

一天,卜姓老者指著地中央一株蔓壯葉闊的黃瓜苗悄聲說:“這一棵黃瓜苗是一位老太太臨終前交給我的,要我把這粒種子交給一個好心人,讓那個人世代都能過上好日子。”

馬丁聽後有點兒懵,就這一株黃瓜苗,怎麼就能讓我的後代子孫都過上好日子呢?卜老者繼續說道:“你無須管它,它自會開花結果到成熟。從它開花落花那一天算起,要讓它長到七七四十九天,多一天多一個時辰都不可以,少一天少一個時辰也不行。你必須準確無誤地按時計算,到時摘下這枚金色老瓜。當天夜裡你齋戒沐浴後,獨自拿上它到錦屏山下尋找到兩棵緊密連體的柏樹,輕輕呼喊‘天使來了,地保開門即可。等山門開啟後,你可盡其所能,取些金銀,滿載便歸。半個時辰後,山門自會閉合。這枚金瓜鑰匙也會化作青煙,扶雲而去。”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三個和尚
下一篇: 紅顏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