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蘇州開了一家畫廊,以賣畫為生。
巧的是,在桃花巷的西頭,也有一家畫廊,畫廊的主人名叫呂子敬,家境貧寒,以畫畫為生。呂子敬擅長畫梅花,不過這人非常自負,常誇耀自己畫的梅花是“遠看花影動,近聞有花香”。
鄭板橋聽說之後,便只畫一些蘭花、翠竹、花鳥、魚蟲之類的東西,從不畫梅花。平時,若有人要鄭板橋畫幅梅花,鄭板橋總是謙虛地笑道:“我畫的梅花比呂先生差遠了,我領你去找呂先生求畫。”不僅如此,鄭板橋還常當著眾人的面高度評價呂子敬的畫,讚揚道:“呂先生畫的梅花,我再學十年八年,也未必能畫到這個程度。”
一次,有個告老還鄉的吏部尚書見了鄭板橋的畫後,便請他以“梅花幽谷獨自香”為題,為他畫一幅梅花圖,酬金是50兩銀子。
面對這高價誘惑,鄭板橋卻推託道:“尚書大人,要說畫梅花,當屬呂子敬先生畫得好,他的畫遠近聞名,可值百兩銀。”
於是,這位尚書大人就去求呂子敬了。
呂子敬更加狂妄了,時不時地自我誇耀,說在蘇州城裡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鄭板橋聽後只是淡淡一笑。
三年後,鄭板橋要離開蘇州去揚州,臨行前,呂子敬也前來送行。
畫友分別總要以丹青相送,於是,鄭板橋就當場畫了幅三年來從不畫的梅花圖贈予呂子敬。只見鄭板橋揮筆而下,蒼蒼點點,墨濃淡相宜,有輕有重,筆法流動,神采飛揚,真有“觸目橫斜千萬樹,賞心只有三五朵”的意境。
呂子敬看了鄭板橋畫的梅花,驚詫半天,才喃喃說道:“鄭兄有如此高超的畫梅技藝,何不早早教我?”
“怕呂兄謙讓,再不肯作梅花圖,畫酬就會少收許多。”鄭板橋平靜地說。
到了這時候,呂子敬才恍然大悟,鄭板橋之所以不畫梅花,為的是給自己留口飯吃,他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