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在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壓制下宣告失敗。一時震動朝野,光緒皇帝被軟禁,“百日維新”的骨幹流亡的流亡,被殺的被殺。朝野內外聲鶴唳,一片血雨腥風。
這場劫難就連後宮也沒能倖免。
珍妃娘娘因為是光緒的寵妃,也慘遭四十廷杖。當時,珍妃已身懷六甲,一頓廷杖,珍妃肚裡的孩子一下夭折了。
當初,光緒皇帝一聽愛妃懷孕,自然喜不自禁,當即下詔給養心殿造辦處,立即打造一件至尊至貴的長命鎖。
這養心殿造辦處,是專門製造皇家御用器物的機構,不僅集中了國內最優秀的工匠,還有許多西洋藝術設計製造大師,一干人接到皇命,豈敢怠慢,透過精心設計、精雕細琢,一把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長命鎖製造出來了。
長命鎖主體全部採用純金材料,整體呈花籃狀,正面是龍與鳳的圖騰,背面是康熙皇帝御筆中的“至尊至貴”四個字,四周鑲金嵌玉,連項鍊也鑲嵌著數不勝數的珍珠白玉翡翠。可以說,這是一件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品。
光緒帝得到這一寶物,自然也愛不釋手,意欲在珍妃生產後親手佩戴到孩兒的脖子上。誰知一頓廷杖,珍妃不幸墮胎,一切都化作了泡影。
為解對珍妃的思念之情,軟禁中的光緒皇帝,讓心腹太監悄悄地把長命鎖送到了珍妃手中。
珍妃見到長命鎖,頓時悲喜交加,悲的是肚中的孩兒已夭折,喜的是皇上還牽掛著她。這使她燃起了新的念想,希望今後能有機會為皇上再懷上一個孩兒。
然而,經太醫診斷,她因重傷墮胎,患上了不孕症,再也沒有可能懷上孩子了。現在這把長命鎖,只能作為往日記憶的見證。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往西安。
臨行之前,光緒皇帝欲帶上珍妃一起出逃,卻遭到慈禧的一口回絕。珍妃若留在紫禁城,慈禧又怕她遭洋人的侮辱而有辱皇家聲譽,竟然密令將珍妃殺死。
那天晚上,太監崔玉貴和宮女王德環,將珍妃誘騙到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一口水井旁,二人趁其不備,突然將珍妃推下了水井,光緒皇帝最為寵愛的妃子就此香消玉殞。
那把長命鎖,珍妃從未離過身,當晚,她也自然帶在身上,就在太監崔玉貴和宮女王德環謀害她時,王德環觸碰到珍妃口袋中似乎有東西,在把珍妃推下井的一瞬間,她一把從珍妃口袋中掏了出來,一看,竟是宮中盡人皆知的那把“至尊至貴長命鎖”。
此時,太監崔玉貴先是眼睛盯著黑洞洞的水井,等回過神來,一看王德環手上的長命鎖,頓時兩眼放光,正想要一把搶奪過來,恰在這時,一群慌亂的人跑過來,崔玉貴恐謀害珍妃的事情敗露,慌忙與王德環逃離了現場。
慈禧帶著光緒一路西逃,崔玉貴和王德環也夾雜在人群中。因兩人都心懷鬼胎,對從珍妃身上搶到長命鎖一事,始終守口如瓶,沒有透露出一點訊息。
這天夜裡,王德環剛為慈禧送好御膳,摸著黑高一腳低一腳地回自己的帳篷,半道上突然一條黑影衝到她面前,她定睛一看,原來是太監崔玉貴。只見崔玉貴近得前來,一把抓住她的胸襟,壓低聲音厲聲說:“快把那東西拿出來,否則我馬上告訴老佛爺,看她不要了你的命。”
王德環一邊掙脫,一邊說:“崔公公,我真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要什麼東西啊。”
“別跟我耍花招,你心裡明白得很,我要的就是那天你從珍妃身上搶下來的東西。”
“珍妃不是被你推到井裡去了?我能拿到什麼東西?”
“你這個小賤人!長命鎖,就是皇上給珍妃的那把長命鎖。”
“崔公公你可不要亂說,被人聽到了,我們倆人就都沒命了。”
“你還嘴硬。”崔玉貴說著就要撲上來搜王德環的身。
王德環慌忙跳到一邊,說:“崔公公你別胡來,你再這樣我可要喊人了。”
這時,忽見遠處有幾個人影在晃動,崔玉貴咬著牙惡狠狠地說道:“限你三天之內把長命鎖交出來,否則,老佛爺知道了,結果怎麼樣就不用我說了!”說完,轉身便消失在夜色中。
幾天後,太原城裡的隆興客棧來了一位年輕姑娘,開口就要一套既幽靜且寬敞的客房。
店老闆看她穿著一身錦緞,完全是一派大家閨秀的模樣,一看便知非尋常人家之女,所以隨口問道:“姑娘是一個人住還是幾個人住?要住多久?”
姑娘答道:“就我一人,少則三五天,多則一兩個月。”
老闆心想,這兵荒馬亂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大小姐,一個人出門獨行,時間還沒個準頭,不禁心存疑惑,於是又問道:“不知小姐是出來經商呢,還是有什麼事要辦?”
“店家不用多問,你儘管把好房給我,我不缺你一文錢就是了。”說完解下肩膀上的包袱,小心翼翼地掀起包袱的一角,從中摸出了一個大銀錠。
老闆一見銀錠,眯縫著眼笑得合不攏嘴,連聲說:“好好,不問不問,我這二樓最後一間,又大又靜又是正南朝陽房,我這就帶你去看看,我想姑娘肯定能中意。”說著就帶著姑娘上了樓。
進得房間,只見寬敞的房間內,佈置得很雅緻,陽光透過一排格花的長窗,照得滿屋極為亮堂。姑娘點點頭說:“就這一間吧。”說完,把手中的銀子交給老闆,“這錠銀子先作為押金,到時多與少再一起結算。我有事會叫你,沒事請不要來打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