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陷阱

[ 哲理故事 ]
  西方某地發生兇案,迅速抓到殺人嫌犯,證人證言一應俱全,都說就是他乾的,他無論如何喊冤都沒人聽。可他確實是冤枉的,僥倖逃脫的真兇也良心難受,於是他去向一個神父懺悔,說出來後,果然好多了。
  
  可這神父受不了了,他只好去向另一個神父懺悔,以緩解自己承受的壓力。每個知道這個邪惡秘密的神父都去找另一個神父懺悔,最後,全國的神父都知道了這個秘密,可是法官無法得知真相。
  
  行刑的那天,被枉的人哭著對神父說:真不是我乾的……
  
  神父說:孩子,我早就知道不是你乾的。
  
  這叫一個淚奔淚流啊。
  
  這個故事是把某種邏輯推演到極致:聽人懺悔的人必須保守他人的秘密,這樣懺悔制度才能儲存。如果你為了救一個人破壞它,搞得人人從此不再相信神父,那麼,現實將變得更壞:不僅真兇,所有人都不會來懺悔了,而蒙冤者照樣要死。
  
  一個社會應該避免落入“好人陷阱”。即太愛當好人,從而越了界,最後把整個社會搞亂。應該鼓勵人人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蓋茨在經商時,在商言商,毫不留情,所以成為世界首富;身份轉換成慈善家後,又傾囊而出,立地成佛。他若在經商時只想當好人,可能不得不破產,最後世界也得不了他的好。
  
  再說一個早年故事,國門剛開時,有人出洋留學,每日早起做好事,自覺把一些公共場所的衛生給做了,幹了很久,也沒人讚揚他,一怒之下不幹了。結果同學來質問他:你今天為什麼不打掃衛生了?解釋了半天,別人還是理解不了,你幹活,應該就是收了報酬,不然你替別人免費幹活,那個原本應該做事的人就在騙取工資,而僱主又犯下監管不力的錯,你一個好心,把所有事情都搞亂了。
  
  有人提醒大家過海關時不要幫他人拿東西,無論看起來多吃力,多麼蒼老可憐——他的包裡,說不定就有毒品等著闖關,被查到了,就是你去坐牢,查不出,你就幫販毒集團做了好事。
  
  所以,盡本分是最大的好。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您比醫生還健康
下一篇: 你是一個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