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討飯

[ 哲理故事 ]
  鄰居家的亮子14歲那年,臨考高中了,打起了退堂鼓,說什麼也不願再學習了。他爸媽氣恨得要命,磨破嘴皮子又哄又罵,還是白搭。
  
  媽問亮子:“你不上學,你想幹啥?”
  
  亮子說:“我啥也不想幹!”
  
  媽又問:“你啥也不想幹,將來誰養活你?”
  
  亮子想也沒想地竟回答:“要飯!”
  
  媽上前抽了他一耳光,氣憤地說:“要飯輕巧,你要飯吃去吧!現在就去!”嚷完,一把將亮子推出了門外。
  
  亮子楞也沒楞,還真冒失地走出去,到鄰近村子裡討飯去了。他走過一家又一家,快過了大半個村子,也沒有勇氣邁進人家的大門去。
  
  後來,他看到一個50來歲的男人,正坐在自家的大門外端著飯碗吃麵條。亮子近前站住了,還是張不開要飯的口。
  
  那男人瞧著他問:“小孩,你幹啥?”
  
  亮子這才囁嚅地回話:“要飯的。大伯給我口飯吃吧!”
  
  那男人沒有馬上給他飯吃,而是好奇地考問亮子:“家裡出事了?小小年紀為啥不讀書?為啥不學技術做工去?”亮子一概不答。
  
  那男人似乎看透了亮子的行為和心思,便將吃剩下的一點麵條,用筷子扒拉了一下,敲著碗說:“給!只要不嫌髒,吃吧。”
  
  亮子看了一眼那男人的眼神,明顯的感覺到是鄙視和厭惡自己。他從沒有領略過這樣的眼神,他頓時感到了難堪,恨不得找個老鼠窟窿鑽進去,真比狠狠地揍了他一頓還痛苦。此刻的亮子連飯碗也沒有接,眼含著淚水跑回家去了。
  
  亮子後來努力學習,考上了全縣最好的高中,後來又發奮考上了省裡的名牌大學。
  
  今年暑假裡我笑著問亮子:“你後來咋就不厭學習了呢?”亮子紅著臉回答:“人沒有比失去自尊讓人看不起更卑賤更難受的了。求別人不如求自己,幹什麼都比討飯強!”
補充糾錯